摘要: 赵柒斤/文 小时候的夏天,雷雨降临之前,蜻蜓总是迫不及待地集体出动,用“低空舞蹈”的形式向大伙儿“报送”天气信息。尤其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之际,蜻蜓生怕人们不相信“暴雨将至”似的,它们成群结队地贴着人的头顶翻飞,村庄、田野、荒丘处处都能清晰地看清它们翅膀的颜色...
赵柒斤/文
小时候的夏天,雷雨降临之前,蜻蜓总是迫不及待地集体出动,用“低空舞蹈”的形式向大伙儿“报送”天气信息。尤其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之际,蜻蜓生怕人们不相信“暴雨将至”似的,它们成群结队地贴着人的头顶翻飞,村庄、田野、荒丘处处都能清晰地看清它们翅膀的颜色。
有一次,看见一只急于躲雨的蜻蜓竟然从窗户飞进我的卧室,便把它“请”进蚊帐。结果遭到父亲训斥:蜻蜓是“龙虱子”,平时它们附在龙的身体上,龙王爷行云布雨前往往习惯性地抖动身体,蜻蜓便提前离开龙身向广大农民朋友“通风报讯”,人是不能害它的。上学后,读到刘禹锡的“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和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后,我虽不再相信它是“龙虱子”,但对它“报送天气信息”的功能却是坚信不疑的。
中学课本介绍蜻蜓,往往浓墨重彩地提起它“喜欢捕食苍蝇、蚊子等传播疾病和吸人鲜血的害虫”。课外读物还介绍,美国那两位发明飞机的老兄就是受蜻蜓启发的。由此可见,蜻蜓也有引领“科技创新”的功能。
近来,我忽然发现人们常常提起蜻蜓的“新功能”,觉得这个功能是由那个成语“蜻蜓点水”而来的。“蜻蜓点水”,指的是雌性蜻蜓产卵于水中孕育子蜻蜓的过程,也就是说决定蜻蜓家族人丁兴旺的主要因素是水质。所以,环境监测部门便利用蜻蜓产卵天生对水质敏感的特点,把它作为监测水质是否污染的“指示昆虫”。
萤火虫
儿时的好伙伴萤火虫,白天伏在草丛里,夜晚出来陪人们乘凉,为纳凉人照明和驱赶寂静。所以,夏夜看见萤火虫飞舞或想起“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久逝的童趣便迅速在心间复苏弥漫。
然而,科学家们的新发现却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萤火虫们夏天夜晚频繁活动,既不是去搞“军事活动”,更不是为人们纳凉服务,而是利用宝贵的时间去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到目前,昆虫学家正式记录在案的萤火虫大约有2000多种(包括不发光或发光但不闪烁的)。从外表上看,萤火虫与其它甲虫一样,生有翅鞘。前翅坚硬,在后翅上形成一个保护壳;后翅像扇面,平时折叠在前翅下,只在飞行时才展开。科学家根据它们颜色、雄性生殖器形状和发光模式等形态学上的细微差异研究发现,公萤火虫飞行时靠近地面,每6秒钟发一次光,发光时间持续约半秒钟,发光时以“J”字型向上飞行。地面上的母萤火虫看到了异性的“求爱信号”,如果中意,就会在两秒钟后发出持续时间约半秒钟的闪光作为回应。这跟人类的自由恋爱、特别是“相亲见面会”颇为相似,对上眼的留下来“喝一杯茶、听几首歌”,从“一回生、二回熟”逐渐就变成了“一家人”。
昆虫学家研究还发现,由于萤火虫的成虫期只占整个生命周期的很小一部分,有的仅几周。因此,一到成年,它们就抓紧时间寻找配偶和“传宗接代”。美国的生物学家发现,北美地区的红萤属萤火虫进入成年期便不再进食,它们将整个成年期都集中投入到寻找性伴侣和生育之中。由于雌萤火虫大多不会飞行,只在低矮的草叶上用闪光回应雄萤火虫。看到雌虫回应信后,雄萤火虫立即从空中降落草叶,往往一边继续发信号一边寻找“意中人”。碰上面后,它们之间开展一个多小时的“爱情试探”,雄萤火虫过了关便可“抱得美人归”。
昆虫学家们进一步解释说,雄、雌萤火虫“见面”时的“对话”像磁铁,会吸引许多萤火虫前来“围观”,以至每次一只雄萤火虫与雌萤火虫“第一次见面”结束后,现场都发现有许多雄萤火虫在那只雌虫呆过的地方爬上爬下努力寻找“伴侣”。看来萤火虫的世界也存在“好女难求”和“僧多粥少”的现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