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亚洲东南部那些幽暗茂密的森林里,漫步着一种古老而又美丽的猫科动物。身上大块的深褐色斑纹和又粗又长的尾巴使得它们在猫科家族里与众不同。作为最不为人所知的猫科动物之一,云猫至今仍隐藏在那些最原始的雨林里,继续着它们隐秘的生活。在那本著名的《世界野猫》一书中关于云...
在亚洲东南部那些幽暗茂密的森林里,漫步着一种古老而又美丽的猫科动物。身上大块的深褐色斑纹和又粗又长的尾巴使得它们在猫科家族里与众不同。作为最不为人所知的猫科动物之一,云猫至今仍隐藏在那些最原始的雨林里,继续着它们隐秘的生活。在那本著名的《世界野猫》一书中关于云猫的章节有这么一段描述:“一百年前当首次对云猫进行描述的时候,人们对这种猫几乎一无所知;令人沮丧的是,一百年以后我们面对云猫时依然只能这么说。”
西藏自然影像调查研究所(TBIS)和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CFCA)在西藏墨脱和察隅地区进行考察时,拍摄到的云猫的野外影像。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时隔30年,中国云猫去而复返
根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应祥描述,云猫在我国的首次记录是1976年产自云南丽江的数张毛皮标本。而在云南的最后一次确切记录是1984年12月在景东县哀牢山获得的两件标本,此后就再无确切的云猫记录。云猫在中国是否还有幸存,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2006年时,北京大学的李晟博士在云南贡山县拍到了一张来源于独龙江的毛皮。开始,他以为那是一张云豹的皮,但仔细辨认后发现那是一只云猫——这恐怕是近年来第一个被确认的中国云猫记录。可惜这并不是一只活的云猫。
2014年底,香港嘉道理中国保育部与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在云南高黎贡山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进行物种调查,两次拍到了云猫在夜间活动的影像——这也是云南30多年来再次发现云猫。紧接着,在2014年12月到2015年4月期间,西藏自然影像调查研究所(TBIS)和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CFCA)在西藏墨脱和察隅地区进行考察时,由考察队员崔士明安装的红外触发相机再次拍摄到大量云猫的野外影像。而且与以往不同,此次调查是在白天记录到了云猫活动。
云猫的“云”
云猫(Pardofelis marmorata)属于猫科,纹猫属。从外型上来看,云猫和云豹有些类似,最招牌的特征就是身上令人惊艳的大块斑纹——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当然,云猫的体型决定了它身上的斑块并不会像云豹那样大,而“云猫”这个名字也仅在中文里这么叫。它的英文名字叫做“marbled cat”,意为“石纹猫”。
这种特殊的保护色在其他动物身上很少出现。很难解释为什么云豹和云猫会进化出这样的斑纹——在云豹和云猫生活的环境里,老虎、豹、金猫、豹猫,以及一些灵猫科动物,它们都长有适合草丛环境的条纹或者适合斑驳林间的斑点。而在阴暗的雨林环境中,金猫和豹的一些黑色突变体出现的频率也会变高,因为这种颜色在昏暗的雨林中更不易被发现。但云豹和云猫却另辟蹊径,长出了类似缅甸岩蟒一般的斑纹。除了体侧的大斑块外,云猫的头部、腿部、尾巴等部位也长有致密的小斑点。云猫的脸部斑纹比较特殊,即便不看身上的斑纹,看其面部也能轻易识别出来。
这种斑纹是如何在进化中被选择的,目前没有很好的解释。要知道,这两种猫科动物虽然长相接近,但是却没什么亲缘关系。云豹(包括婆罗洲云豹)约在640万年前独立分化,是单种分化最古老的现生猫科动物;而云猫则是在约560万年前从金猫族群中分化出来,也属于最古老的猫科动物之一。
除了斑纹上的相似性,云豹和云猫还有其他一些非常类似的特征:它们的足比例较大,而且都有一条又粗又长的大尾巴。这些相似性或许与云豹和云猫均有较强的树栖性有关。少量的一些野外调查认为,云豹和云猫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在地面活动,但其休息和捕猎有很大比例都是在树上进行的。大脚使得它们在树上行动时能够更加稳定;而长尾巴则使它们在树上拥有更好的平衡性。但没有什么证据表明云豹和云猫的云块状斑纹和其习性有关,很多喜欢在树上活动的灵猫科动物并没有长出类似斑纹。或许这就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使得这两种血缘相差很远的猫科动物拥有了类似的美丽衣裳,并使得猫科家族更加色彩缤纷。
更像“大猫”的“小猫”
得益于DNA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知道云猫在基因上很特别地介乎于“大猫”(如虎、豹、雪豹、狮子等)和“小猫”(如野猫、豹猫、丛林猫等)之间。这些小家伙们某些基因特征与虎有着共同之处,加之其古老的身世,科学家们认为它处于猫科动物进化中“大小”分化的分水岭位置。
通常认为云猫是一种和豹猫体型接近的小型猫科动物:头体长约450-600毫米,一般不会超过500毫米;尾长在450-550毫米,尾长与头体长比例几乎为1:1,成年云猫体重约3千克左右。有趣的是,在野外的监测中云猫却比描述看上去更大。早期的一些观察者描述的云猫会像狞猫或丛林猫那样站立和行走——这两种典型的地栖型猫科动物身材高挑,体型也接近于一些中型猫科。
这种视觉上的印象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概括而言,云猫的外表更具备一些大猫的特质,不像同域分布的孟加拉亚种豹猫那样纤细小巧。云猫看上去头大而圆,身体结实,腿粗壮且长,某种程度上会让人感觉有些像亚洲金猫。而一条又长又粗的大尾巴,使其视觉效果更大。
隐匿在雨林中的猎食者
如果说大个子的云豹尚且展现出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并进入到福建、江西、安徽等偏北方的森林中,那小个子的云猫则显示出对雨林的强烈依赖性。虽然在泰国也曾观察到云猫出没于竹林中,但绝大多数观测记录都发生在原始雨林或次生雨林环境中。在中国,云猫仅出现在云南和藏东南的雨林中。
雨林里的生物分层现象很明显,在树冠层与地面之间生活着很多动物。雨林的大树上生活着很多鸟类和体大肉多的松鼠或鼯鼠,还有不少两栖爬行类动物,以及其他树栖型哺乳动物,这些都可能会成为云猫的食物。少数野外观察和解剖观察统计认为,鸟类是云猫的主要食物,其次是松鼠(包括鼯鼠);而动物园的饲养记录表明,云猫像云豹一样,不愿接受不新鲜的食物。
也许正是这种对栖息地的挑剔,导致云猫如今只能蜷缩在东南亚残存的雨林中。它们的种群数量并不明朗,IUCN红色名录将其定为VU(易危)级。除了因伐木导致栖息地不断退化外,云猫还因其皮毛和骨头遭到非法盗猎的威胁。但最糟糕的现实威胁可能是在东南亚森林里大量存在的钢丝套。这种廉价的盗猎工具会无差别地杀死各种在地面行走的动物,云猫也不例外。
云猫就像那雨林中缭绕的云雾一般,继续隐匿在亚洲最后的雨林中。这种雨林的代表性生物未来将会怎样,完全取决于我们今天对待森林的态度。在中国,当虎、豹、云豹等大型猫科正快速从其历史栖息地中消失之时,云猫还能在中国残存的雨林中漫步多久?在下一个30年,它们将逐渐走向消亡,还是能日渐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