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习习秋风,吹走了夏日的闷热。秋虫的鸣叫,又为秋凉带来了惬意。在中国,人们会把某些昆虫当作宠物,为人们的生活伴唱。 蝈蝈、知了和蟋蟀这些会叫的昆虫,在中国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孩子和老人们收集这些虫子,把它们放在小陶罐或竹笼里养起来,用米粒和切得非常细的叶子喂它们...
习习秋风,吹走了夏日的闷热。秋虫的鸣叫,又为秋凉带来了惬意。在中国,人们会把某些昆虫当作宠物,为人们的生活伴唱。
蝈蝈、知了和蟋蟀这些会叫的昆虫,在中国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孩子和老人们收集这些虫子,把它们放在小陶罐或竹笼里养起来,用米粒和切得非常细的叶子喂它们。
三千年前,早在周族还踟蹰在汾河流域的时候,就有诗人写了有名的《七月》,被收入《诗经》并传唱至今,诗中写了人与昆虫的亲密接触:“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的斯螽是蚱蜢,会用翅膀与后腿摩擦发出“音乐”来吸引配偶;莎鸡就是蝈蝈,有的地方叫纺织娘;而那从野田一直蹦跶到床下的蟋蟀,至今还是人们的宠物。
蟋蟀又叫蛐蛐儿,通常听见蟋蟀的叫声就意味入秋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有人甚至专门培养战斗力强的蟋蟀进行比斗。
斗蟋蟀始于唐朝天宝年间。南宋权相贾似道,“少时游博无行”,掌权后尤喜促织之戏,写过一部专著《促织经》。明朝宣德皇帝也爱斗蟋蟀,致使一条好蟋蟀价至数十金。今天优良品种的冠军蟋蟀价值可达数百甚至上千元。
斗蟋蟀是雄性蟋蟀之间的较量。蟋蟀相遇会用触角辨别对方,两雄相遇必然露出两颗大牙,一决高下。古时斗蟋蟀,通常是在陶制的或瓷制的蛐蛐罐中进行。两雄相遇,一场激战就开始了。首先猛烈振翅鸣叫,一是给自己加油鼓劲,二是要灭对手的威风,然后才呲牙咧嘴地开始决斗。头顶脚踢、卷动着长长的触须,不停地旋转身体,寻找有利位置,勇敢扑杀。几个回合之后,弱者垂头丧气,败下阵去,胜者仰头挺胸,趾高气昂,向主人邀功请赏。最善斗的当属蟋蟀科的墨蛉,民间百姓称为黑头将军者,今天则以山东省宁津县所出产蟋蟀为胜。一只既能鸣又善斗的好蟋蟀,不但会成为斗蛐蛐者的荣耀,同样会成为蟋蟀王国中的王者。
与农田蟋蟀轻声短促的叫声不同,知了和蝈蝈会发出一种嗤嗤声,淹没人们说话的声音,震耳欲聋。早在两千年前,收集会唱歌昆虫的做法就已经开始了。人们找寻这种虫子,把它们当作带来好运的护身符,后来皇宫里的后妃们以这些昆虫为伴,把它们养在镀金的笼子里,昆虫发出的哀怨啁啾,对她们受宠而孤寂的生活来说,成为了一种安慰。
蝈蝈唱歌不知疲倦。人们不仅爱听它的歌声,还把它捉来养在用高粱篾儿编的小笼中,挂在凉台或葡萄架下,观赏它那翠绿的衣冠以及用前足梳头洗脸的滑稽动作。
油葫芦又名结缕黄,由于其全身油光锃亮,就像刚从油瓶中捞出似的,又因其鸣声好像油从葫芦里倾注出来的声音,还因为它的成虫爱吃各种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油葫芦”之名。这位“老兄”是天才的歌手。
金钟儿又名马蛉、金琵琶、蛉虫。此虫通体黑色,头小,身体扁阔,总体形状很像一颗饱满的阔西瓜子。金钟儿的鸣声较奇特,犹如铃声,其鸣声为“铛—铛—铛……”古时候,怀中揣着一个做工考究的葫芦,里面有只好油葫芦或金钟儿,往往是高贵身份的象征。
金蛉子又名唧蛉子、金蛉、蛣蛉。因其身体闪亮如金,鸣叫的声音清脆,犹如金属铃子的响声,故被饲养者称为“金蛉子”。此鸣虫因其体形娇小玲珑,形状美丽可爱,鸣声悦耳动人,被视为诸多鸣虫中的佼佼者。金蛉子体长7~9毫米,全身呈金黄色,像一只袖珍的小蟋蟀,玲珑小巧,逗人喜爱。特别是安徽黄蛉,因其全身纯黄色,仅颈部有一段颜色较浅,故被称作“黄蛉”。它虽与小黄蛉看起来只是体形大小的区别,但却是两个不同的品种。此昆虫鸣声为“铃—铃—铃”,动听悦耳,声音清晰而有韵味,比金蛉子还清脆响亮,因其形象佳,鸣声美,玩赏时间长,在“上海市第一次鸣虫展览会”上曾有“鸣虫之王”的称誉。
昆虫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古代诗词赞美它们的悠扬歌声,许多习惯用语里用蟋蟀和蚱蜢来比喻生育能力、友谊,以及时间的流逝。
养唱歌的昆虫也有不利的一面:它们是最短命的宠物,大多数只能活几个月。就连最受宠的蝈蝈,也会在秋季初霜后不再发声,而后的大半年都要生活在我们的记忆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