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据说,在200多年前,普鲁士国王菲特烈二世很喜欢吃樱桃。一次,他发现麻雀在啄食园中的樱桃,便大发雷霆,公开悬赏,若捕杀一只麻雀,可获得6芬尼赏钱。结果,麻雀和其他小鸟都被捕杀和轰赶得无影无踪了。谁知此后毛虫和其它害虫却猖狂起来,仅2~3年的时间,园中果树上的绿...
据说,在200多年前,普鲁士国王菲特烈二世很喜欢吃樱桃。一次,他发现麻雀在啄食园中的樱桃,便大发雷霆,公开悬赏,若捕杀一只麻雀,可获得6芬尼赏钱。结果,麻雀和其他小鸟都被捕杀和轰赶得无影无踪了。谁知此后毛虫和其它害虫却猖狂起来,仅2~3年的时间,园中果树上的绿叶几乎全被吃光。这时国王才悟出是驱赶鸟雀的恶果,不得不重新招引各种鸟类,园林才恢复了生机。
原来,麻雀是杂食性鸟,既吃粮谷也吃昆虫,尤其喜食损害庄稼的蝗虫,是出色的“灭蝗能手”。1861年,法国农业歉收,主要是吃了滥捕麻雀并以此作美味的大亏。而在1851年,美国纽约及其附近城市,曾经从欧洲有计划地输入麻雀,帮助治虫。在我国唐代也有《新唐书》等古籍有关于平州、榆关地区“群雀灭蝗”的记载。由此看来,麻雀的功大于过,过去将麻雀列为“四害”之一,实属错案,所幸早已纠正。当然,麻雀糟蹋粮谷的害处也是不可忽视的,只须采用各种办法诸如民间扎绑稻草人、用鹞驱雀等,把它们赶跑就是了。
此外,其它的鸟类也是人类的忠实朋友。所谓的“不祥鸟”猫头鹰,在一个夏天可捕捉1000只田鼠,而每只田鼠至少要糟蹋两斤粮食,实际上,1只猫头鹰夺回了4个人的1年口粮。乌鸦的情况与麻雀类似,它们在春天成群结队地啄食田地里的种籽,但在其他季节里又是蝗虫、地老虎的天敌,同时,乌鸦还啄食腐肉陈尸,防止疾病蔓延,有益于环境卫生。众所周知的益鸟大山雀,一昼夜吃掉的桃子食心虫、梨星毛虫等于它自身的体重。一对燕子在1天中能吃掉6两大蚂蚱。一只灰椋鸟群在1个月的繁殖期内,能吞食10吨以上的蝗虫!
可以说,所有的鸟类都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于人们有益,绝对的害鸟是没有的。农区的“害鸟”,在繁殖季节或林区、草场,是食虫的益鸟;果园中季节性的“害鸟”,在农区又可能是捕虫能手。而幽雅的鹭、美丽的翠鸟会使游人流连忘返,淡水养殖业则视为敌害;很多人都称赞的食虫鸟,蚕农则视为桑林的洪水猛兽。因此,对于鸟类的益害,必须全面地、客观地进行分析,对它们的存在要给予科学的重视。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控制有害鸟类的数量,尽量减少危害;对于益鸟要千方百计地引来安家落户,加意保护,使之有益于人类。
生物学家近几十年却不断地向人们发出警告:鸟类的数量正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锐减!据生物学家估计,在地球上曾经生存过的15万种鸟类,现在只剩下8700种了。为此,鸟类学家断言:如再不对鸟类采取保护和抢救措施,人类将会受到自然生态平衡法则的严厉惩罚。
我国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截至今日,国内已知的鸟类连同其亚种总数达2000多种,超过整个欧洲。其中不但有为数众多的益鸟,还有许多稀世珍禽。据国际贸易公约记载,全世界雉科的珍奇种有30种,我国就有16种之多,如褐马鸡和黄腹角雉就有鸟类中的“大熊猫”和“金丝猴”之称。闻名中外的鹤类,全世界共有15种,我国就有9种。古来素享盛名的画眉,全世界计有46种,其中产于我国的就有33种。被人称赞过的广东的“小鸟天堂”,鸟儿已寥寥无几;杭州西湖的“柳浪闻莺”、灌县青城山的“放鹤亭”,北京颐和园的“听鹂馆”,也已不见莺、鹤、鹂的踪迹……难怪鸟类学家要大声疾呼:大力宣传普及鸟类知识,救救鸟类吧!
我国人民历来有保护鸟类的美德和传统。早在3000年前的周朝时,就有禁止采集鸟卵和用毒箭狩猎的法令。西汉宣帝元康3年(公元前63年)颁布法令,不得毁巢取卵和弹打飞鸟。据《五代史》记,后汉隐帝乾佑元年(公元948年)7月,因为看到鹳鹤(八哥)啄食蝗虫,便以皇家名义颁发了禁捕法令。
我国政府也多次发布了关于加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划定了黑龙江的扎笼丹顶鹤保护区、青海湖鸟岛保护区、青海隆宝滩黑颈鹤保护区、新疆巴音布鲁克天鹅保护区等,并决定每年4月至5月初的1周为“全国爱鸟周”,等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人们可以坚信,神州大地“处处闻啼鸟”的那一天,已经不会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