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物大灭绝是指地球生物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又叫生物绝种。在灭绝期间,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的生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或仅有极少数存留下来。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每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研究人员通过研究1000种脊椎动物的化石标本记录发现,在约3....
生物大灭绝是指地球生物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又叫生物绝种。在灭绝期间,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的生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或仅有极少数存留下来。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每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研究人员通过研究1000种脊椎动物的化石标本记录发现,在约3.6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地球的海洋中鱼类数量众多,有些鱼类的体型甚至比公交车还大,然而一场生物大灭绝从天而降,终结了繁盛的“鱼类时代”,很多大型鱼类灭亡,留下的鱼类慢慢进化出较小的体型。研究人员称,地球可能正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生物个头将会越来越小。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古生物学家Lauren Sallan称,泥盆纪后期,全球气候变冷,冰川上升,海平面大幅下降,大片陆地浅水区消失,导致96%的脊椎动物灭绝,海洋生物遭到重创。在泥盆纪大灭绝发生后的3600万年间,幸存下来的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呈现明显的体型缩小现象,且一代比一代个头小。但研究人员认为,气候变化和大气氧气含量不是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事实上,生物体型变小符合进化规则,在现存的地球生物中,体型较小的物种生长和繁殖速度都更快,这可以使动物在被天敌吃掉之前就能快速繁衍出下一代,也可以保证整个物种在最短时间内适应环境变化,有利于物种长期存活。Sallan表示,也有部分生物在大灭绝后体型增大,但这些生物通常在下一次灾难到来时就会灭绝殆尽。
研究人员希望该研究能够为人类敲响警钟:地球目前的动物灭亡和减少现象正是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前奏,而这种“小人国效应”是否会影响到哺乳动物还有待研究。相关资讯来源于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