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世骏,男,1915年生于山东省,1990年去世。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兼生物学部主任。 1937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1948-1951年先后获美国犹达大学硕士、明尼苏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回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研究...
马世骏,男,1915年生于山东省,1990年去世。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兼生物学部主任。
1937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1948-1951年先后获美国犹达大学硕士、明尼苏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回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昆虫研究所研究员及昆虫生态学研究室主任、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等职,还曾为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兼任教授。
1952年以来,他在主持和参加东亚飞蝗种群生态学、粘虫越冬迁飞规律、棉虫种群动态及综合防治理论等研究中,先后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种群变境成长”、“昆虫种群的空间、数量、时间结构及其动态”、“种群自动调节”、“害虫自控系统”等理论及“中国昆虫地理区划”。创造性地把生态学原理应用于植物保护,在我国害虫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国家第一届科学大会重要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及国家进步奖。1972年以来,他把研究工作扩大到系统生态学,重点探讨生态系统理论在环境保护和工农建设中的应用,提出应用理化方法及环境自净相结合的综合治理环境的观点及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学原则。在昆虫进化生态学研究中比较深入地阐明了生物环境系统中的相生相克原理。80年代以来,他把经济学规律运用到系统生态学中,促进了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建立了经济生态学,将社会一经济一自然三个性质不同的大系统融合为一个复合系统,提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一切工农业建设和城市建设的衡量指标。把生态系统原理与系统工程方法结合设计出生态工程学,进而扩大了生态学在工农业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在我国发展农业生态工程的建议。他提出的许多论点与原则受到国内外有关学者和主管部门的赞许,且已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马世骏曾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主任、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顾问、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战略研究中心副主席、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以及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国际生态学联合会扩大执行委员会、国际系统及进化生物学学会国际委员会、世界生物圈保护咨询委员会等的委员。并曾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及环境规划署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专家组委员及国家昆虫学会常务理事等。并被选为欧生态科学院通讯院士,英国皇家昆虫学会会员等。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