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小动物图片及名称大全,欢迎来到奇妙的动物世界,欢迎光临爱动物网!

欢迎小伙伴加入爱动物交流群:186478492  爱动物交流群

那些走上中国餐桌的外来水生动物

作者:佚名 2015-08-13 浏览: 3,455 评论:0

摘要: 中国已成为外来物种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最新的统计结果,目前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超过500 种,在全球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生物中,中国就有50余种。这些外来物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其造成的生态损失更是无法估计。 中国对外来生物的研究和防控虽已开展多...

中国已成为外来物种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最新的统计结果,目前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超过500 种,在全球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生物中,中国就有50余种。这些外来物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其造成的生态损失更是无法估计。

中国对外来生物的研究和防控虽已开展多年,但主要研究对象为昆虫和植物,特别是一些与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相关的物种,如红火蚁、烟粉虱、稻水象甲、橘小实蝇等。与植物、昆虫不同,鱼类、克氏原螯虾等水生动物入侵的防治有很多困难,主要是因为:①生态学家和渔业管理者在水生动物入侵的问题上尚存在分歧,特别是对于一些渔业支柱性产业,如罗非鱼、革胡子鲶、克氏原螯虾等;②对外来水生动物的具体分布和数量等信息大部分来自新闻媒体,缺乏系统的调查和评估,对其危害也没有明确的界定。

罗非鱼、福寿螺、革胡子鲇、小龙虾等这些餐桌上的佳肴都是外来物种,在我国南方的主要水域均广泛分布。其中一些种类在部分水系已成为优势种。调查发现,人为引种和放生是这些外来种传播及扩散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引种和养殖规范,减少养殖逃逸和人为放生,能有效避免和减少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危害,同样也是外来物种防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本文遴选几种常见的作为养殖品种引进的外来水生动物物种,介绍其生态风险。

1.罗非鱼

那些走上中国餐桌的外来水生动物

罗非鱼(Tilapia,俗称“ 非洲鲫鱼”) 原产于非洲和中东,为中小型热带鱼类,咸、淡水中均可生存,自然分布遍及非洲内陆及中东大西洋沿岸咸、淡水海区。

作为养殖品种引进,是我国华南地区自然水域的常见种,广泛分布于江河及田间沟渠中。

通过竞争性替代,罗非鱼将本土鱼类从其适宜的栖息地排除,影响本土鱼类的生存和繁殖。

罗非鱼杂食性,食量大,过量捕食藻类和浮游生物,导致其他鱼类的食物来源减少,从而改变水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

捕食本土鱼类的鱼卵及幼鱼,影响本土鱼类的生存和种群的延续。

由于罗非鱼的挖掘和扰动行为,引起水体浑浊,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减少水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

2.斑点叉尾

那些走上中国餐桌的外来水生动物

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异名:沟鲇、美洲鲇)

原产地北美洲。1984 年作为养殖品种引入我国。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在广东省北江和西江均有发现。

与本土鲇类形成竞争, 挤占其生态位;捕食小型鱼类。

3.革胡子鲇

那些走上中国餐桌的外来水生动物

革胡子鲇(Clarias lazera,别名:埃及塘虱、埃及胡子鲇)。原产地非洲尼罗河流域。1981 年作为养殖品种引进我国。目前已分布到全国各地,特别以华南地区为主。

革胡子鲇生长速度快、食量大、食性杂,捕食性强,一旦进入养殖水域,能对整个水域的鱼类产生毁灭性的影响,从而导致渔业减产甚至绝收。我国多地均有革胡子鲇进入养殖水域,导致养殖鱼类减产的报道。

在自然水域,捕食其他物种,导致其他物种数量的减少,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挤占本地底栖鱼类的生态位,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繁殖。

4.大口黑鲈

那些走上中国餐桌的外来水生动物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原产地美国。作为养殖品种引入我国。在我国南方多个省市均有分布。

掠食性强,对其他鱼类的生存和生长造成影响,降低鱼类生物多样性。

5.蓝鳃太阳鲈

那些走上中国餐桌的外来水生动物

蓝鳃太阳鲈(Lepomis macrochirus)。原产于北美洲五大湖流域。作为食用和观赏鱼类引进。我国南方大部分水域均有分布。

食量大,与其他鱼类竞争食物资源,挤占其他鱼类的生存空间,影响本土鱼类的生存。

6.麦瑞加拉鲮

那些走上中国餐桌的外来水生动物

麦瑞加拉鲮(Cirrhina mrigala )。原产地印度、孟加拉国等地。作为养殖品种引进。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主要水域。

与其他鱼类(特别是本土常见鲮鱼)产生竞争,影响本土鱼类的生存。

7.福寿螺

那些走上中国餐桌的外来水生动物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异名:金宝螺、苹果螺、大瓶螺、夭寿螺),原产地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1981年作为养殖品种引入我国。经过30 余年的扩散,目前福寿螺已经入侵到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常见于稻田、水渠、池塘等地。

直接啃食农作物,危害农业生产。

携带寄生虫危害人畜健康。

通过竞争排斥土著螺类,捕食其他水生生物,威胁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8.牛蛙

那些走上中国餐桌的外来水生动物

牛蛙(Rana catesbeiana,异名:美洲牛蛙、喧蛙、食用蛙)。

原产于加拿大、墨西哥、美国( 除夏威夷外)。1959 年作为养殖品种引入我国。除西藏、海南、香港和澳门外,北京以南的所有地区( 包括台湾) 均有饲养。已经在我国浙江、四川、云南等地建立自然种群。

捕食土著两栖类,排挤和强占它们的栖息地,导致土著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携带人畜共患的致病菌O1 群稻叶型霍乱弧菌( Vibrio cholerae ) 的非流行性株。

9.小龙虾(克氏原螯虾)

那些走上中国餐桌的外来水生动物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异名:红螯虾、淡水小龙虾)。原产地中美洲、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地区。1929 年作为养殖品种引入我国。现分布在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天津、北京、辽宁、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及台湾等地。

破坏水生生态环境,通过捕食、竞争及传播疾病等导致入侵地生物多样性降低。

能够将一些比较常见的外来水生生物,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地编撰成册,告诉不具有相关知识的人们,引导大家认识这些外来生物种,关注它们的动向,对于防范其中某些物种或可能引起入侵危害必有可观的作用。

——罗建仁

2014 年10 月22 日于广州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胡隐昌主编《我国常见外来水生生物识别手册》一书。标题为编者所加。

那些走上中国餐桌的外来水生动物

ISBN 978-7-03-043238-4

《我国常见外来水生生物识别手册》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外来生物风险评估中心多年来对外来水生生物的监测和研究结果,以及对常见的外来水生生物进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结合相关资料,对我国常见外来水生生物的分类、形态特征、生态特征、生态风险,以及在我国的分布和防控措施进行了描述,并附上相应图片,以期通过科普宣传的形式,加强公众对水生外来种的认识。

本书可供水生动植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相关研究领域的工作人员参考,也可供水生生物研究、生产和经营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人员和关注外来水生生物领域的广大爱好者使用,以及农林院校师生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