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小动物图片及名称大全,欢迎来到奇妙的动物世界,欢迎光临爱动物网!

欢迎小伙伴加入爱动物交流群:186478492  爱动物交流群

  • 大马哈鱼知识
  • 大马哈鱼百科
  • 大马哈鱼资讯

  • 漫话大马哈鱼

    漫话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亦作大麻哈,学名鲑鱼,简称秋鲑鱼。它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及历史上松花江的珍贵名优鱼种。 关于大马哈鱼有很多的传说。 相传一年白露时节,唐王东征,被敌人...

    动物知识 2015-11-09 浏览: 3,859 我要评论

大马哈鱼 @@@@

大马哈鱼属鲑科鱼类,是鲑鱼的一种,是著名的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它们出生在江河淡水中,却在太平洋的海水中长大。每年秋季,在我国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图们江可以见到这些大马哈鱼。大马哈鱼是肉食性鱼类,它们的本性凶猛,到大海后以捕食其他鱼类为生。而在幼鱼期则以水中的底栖生物的水生昆虫为食。大马哈鱼可以长到6公斤多重,它们是珍贵的经济鱼类,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卵也是著名的水产品,营养价值很高。素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著称于世,历来被人们视为名贵鱼类。中国黑龙江省抚远市的黑龙江畔盛产大马哈鱼,是“大马哈鱼之乡”。中文学名“大马哈”鱼,来自于黑龙江省的赫哲语的音译。

中文学名
大马哈鱼
拉丁学名
Oncorhynchusketa
别称
北鳟鱼、大发哈鱼、罗锅鱼、马哈鱼、麻糕鱼
二名法
Oncorhynchusketa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
亚纲
辐鳍亚纲
鲑形目
鲑科
太平洋鲑属(大马哈鱼属)(Oncorhynchus)
大马哈鱼
分布区域
黑龙江抚远市,太平洋,俄罗斯
英文名
Bigpacific-salmon

目录

不同命名

【地方名】麻哈鱼、马哈鱼、大马哈鱼、鲑鱼、麻糕鱼、。

【俗称】北鳟鱼,大发哈鱼,达发哈鱼,果多鱼,罗锅鱼,孤东鱼,齐目鱼,奇孟鱼,花斑鳟,花鳟。

外文名】亦作calicosalmon或dogsalmon;俄语为Кета。

鲑科(Salmonidae)有淡色细点的北太平洋食用鱼类,学名为Oncorhynchusketa.重达3.6公斤(8磅)。在秋季繁殖季节,沿北美育空(Yukon)河洄游上溯逾3,200公里(2,000哩)。春季幼鱼孵出数星期後即入海。

营养价值

大马哈鱼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肉味十分鲜美,大马哈鱼一般体重3.5千克,最大超过了5千克。

大马哈鱼的体形如纺锤,口大嘴长,腹部呈银白色,成鱼体侧有10~12条橙赤色的横斑。由于其繁殖习性的不同,分春、秋二型。进入我国的属秋型,故又称秋鲑,通常比一般的大马哈鱼要大得多,最大的个体达7.5千克。

它不仅肉味鲜美,鱼籽比鱼肉更为珍贵,其直径约7毫米,色泽嫣红透明,宛如琥珀,营养价值极高,7粒大马哈鱼籽就相当于一个鸡蛋。用它制成的鱼子酱盛到盘子里犹如红色的珍珠,闪闪发光,能引起人的食欲,故“身价”极高。所以极受欧美各国大众的欢迎。

生活环境

贝加尔湖中的大马哈鱼数量比较多,捕获量很大。

大马哈鱼是溯河性鱼类,分布于太平洋北部和北冰洋中,主要有6种:大马哈鱼、驼背

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大鳞大马哈鱼、孟苏大马哈鱼、银大马哈鱼。

在这些种类中,除孟苏大马哈鱼只产于亚洲海岸外,其余几种在美洲海岸和亚洲海岸均有分布,从渔获量来看,无论亚洲沿岸还是美洲沿岸,驼背大马哈鱼均占据首位。

驼背大马哈鱼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北部,但在美洲海岸也分布很广,从北冰洋的科尔维

利河直到加利福尼亚的圣洛林士河。

驼背大马哈鱼在海中主要摄食鱼类和甲壳类,食欲特别鲜美,生长也很快,2~4龄可达到性成熟。

到达性成熟后,驼背大马哈鱼便开始洄游到河中产卵。在洄游过程中,它们逐渐完成精卵的发育,来到产卵场时,精卵已经成熟,两颌显著扩大,背部明显隆起(驼背大马哈鱼的名字便由此而来),体色改变。产卵时,先在砾石底质的河床上建起一坑状巢,然后将卵产于其中,产完后,便用沙石将卵埋藏起来。尽管如此,驼背大马哈鱼的鱼卵还是大量地被凶猛鱼类如红点鲑所吞食,而且由于产卵巢被后到的鱼在产卵时又挖掘起来,以及封冻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后能孵化成仔鱼的已经微乎其微。驼背大马哈鱼的产卵量极少。幼鱼一般在同年的12月份孵出,一直等到第二年春天,都在产卵巢中生活。幼鱼离开产卵巢后,便开始向海中洄游,并在那里长肥长大。

大马哈鱼的鱼子和幼苗只能在淡水中生存,它们一般把卵生在淡水系统的江河上游的沙砾区域。卵孵化出幼苗并生长一段时间后然后顺流而下进入咸水系统的海洋之中,在物质富饶的海洋中生长发育积蓄能量,经过4年左右的生长达到性成熟后,又会洄游淡水江河中产卵。大马哈鱼主要栖息在北半球的大洋中,以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海区最多

形态特征

大马哈鱼一般体长60厘米左右而侧扁,略似纺锤形;头后至背鳍基部前渐次隆起,背鳍起点是身体的最高

点,从此向尾部渐低弯。头侧扁,吻端突出,微弯。口裂大,形似鸟喙,生殖期雄鱼尤为显著,相向弯曲如钳状,使上下颌不相吻合。上颌骨明显,游离,后端延至眼的后缘。上下颌各有一列利齿,齿形尖锐向内弯斜,除下颌前端4对齿较大外,余齿皆细小。眼小,鳞也细小,作覆瓦状排列。脂鳍小,位置很后。尾鳍深叉形。生活在海洋时体色银白,入河洄游不久色彩则变得非常鲜艳,背部和体侧先变为黄绿色,逐渐变暗,呈青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8-12条橙赤色的婚姻色横斑条纹,雌鱼较浓,雄鱼条斑较大,吻端、颌部、鳃盖和腹部为青黑色或暗苍色,臀鳍、腹鳍为灰白色。到了产卵场时,体色更加黑暗。而北美的大麻哈鱼产卵时体色变红。

【原形态】大麻哈鱼,体稍侧扁,一般长约60cm。头大,吻长,突出,微弯,

尤其雄鱼在生殖期吻弯曲如钩状,使上下颌不相吻合。眼距吻端比距鳃孔为近。口大,牙扁而尖锐,顶端向内微弯,上下颌各具1列大牙。鳃孔大,鳃耙19~25。体被细小圆鳞。侧线明显。侧线鳞132~148(19~26/18~24)。背缘自头后渐次降起直至背鳍基部。背鳍3~4,9~11,起点距吻端与距尾鳍基约相等。脂鳍小,和臀鳍相结,臀鳍2~4,12~15。胸鳍1,41-16,较小,位低,腹鳍1~2,8~11。尾鳍叉形。头背和体背青黑色,腹部银白色,成鱼体侧有10~12条橙赤色的横斑。臀鳍、腹鳍灰白色。

生活习性

大麻哈鱼为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原栖息于太平洋北部,在海洋里生活了3~5年后(通常4龄达性成熟)才在夏季或秋季成群结队进入黑龙江作生殖洄游,根据溯河时间可分为两个生物群,夏型和秋型;上溯进入中国境内的仅为秋型。大部分在下游产卵,到达上游产卵的仅为少数。它们沿江而上,日夜兼程,不辞辛劳,每昼夜可前进30~35公里,不管是遇到浅滩峡谷还是

急流瀑布,都不退却,冲过重重阻扰,直到目的地。成鱼进入淡水生殖期间后便不摄食。

大麻哈鱼对产卵场的条件要求很严,环境要僻静,水质澄清,水流较急,水温5~7℃,底质为砂砾地。产卵期为10下旬至11月中旬。产卵前雄鱼用尾鳍拍打砂砾,借水流的冲击,形成一个直径为100厘米左右,深约30厘米的圆坑,称为“卧子”;雌鱼产卵于卧子内,同时雄鱼射出精液。雌鱼并以尾鳍反复拨动砂砾,将卵埋好。产卵后雌雄鱼长期徘徊于产卵场周围。它们由于经过长途而艰辛的洄游,洄游其间又不再进食,加之筑“卧子”产卵,体力消耗殆尽,产卵后的大麻哈鱼,体色黑暗,体质消瘦,遍体是伤,已经失去食用价值。因此产卵后7~14天即死亡,艰苦地完成了繁衍后代的任务。终生只繁殖一次,产卵量在4000粒以上。受精卵孵化出的仔鱼喜欢潜伏在石砾间黑暗的地方,长至50毫米左右,便开始降河下海,沿途摄食小型浮游生物或死去的母体;到达海口时,逗留一段时间,即向远岸迁移;到达性成熟时再归入淡水河川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

大麻哈鱼为凶猛性的肉食性鱼类,幼鱼时吃底栖生物和水生昆虫,在海洋中主要以玉筋鱼和鲱等小型鱼类为食。大麻哈鱼的生活习性非常有趣,正象黑龙江渔民所说:“海里生,江里死”。大麻哈鱼是一种海河洄游性鱼类,它栖息于北太平洋育肥、生长。当它达到性成熟时,为了繁殖后代,一定要历尽千辛万苦,进入江河,上溯到产卵场生殖。在我国江河中产卵的大麻哈鱼,每年秋季(9~10月)来临时,成群结队渡过鄂霍次克海,绕过库页岛,溯黑龙江而上,日夜兼程,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不断前进,每昼夜前行30~35公里,不管是遇到浅滩峡谷或急流瀑布,它从不退却,冲过重重阻挠和越过层层障碍,直至游到目的地,找到合适的产卵场所。大麻哈鱼在前进中为了越过瀑布

或障碍物时,以其尾部竭力击水,借高速游泳而向前上方斜跃出水面,跳往空中高可达2~2.5米。由于它善于跳跃,古拉丁文名取Salire,即跳跃之意,并衍化为英语Salmon。

产地产季

大麻哈鱼分布在北太平洋的东、西两岸。中国以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为最多,图门江、珲春河、密江、绥芬河、嫩江、牡丹江以及台湾省的大甲溪也有分布。其捕捞季节为9~10月份,鱼群体长一般为53~81厘米,重为1~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左右。中国江河的大麻哈鱼有3种:普通大麻哈鱼(O.keta)、马苏

大麻哈鱼(O.masou)和驼背大麻哈鱼(O.gorbuscha)。

洄游进入我国黑龙江、图们江等水系,乌苏里江较多,9~11月份为生产旺季。乌苏里江盛产大马哈、鲤、鲢、鳜、鲫等鱼,是中国最大的大马哈鱼产区。

产卵秘密

秘密一

大马哈鱼在海洋里生长4年左右之后,会不顾路途遥远,千里甚至万里迢迢准确洄游到它诞生的淡水江河中产卵。由于大马哈鱼数目之众,并且它们的这一旅行是单程的(一般产卵后都死在江河中),所以洄游会把他们在海洋中吸收的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带回到内陆,养活了内陆许多的生物,比如北美灰熊就是一种十分依赖大马哈鱼的动物,北美的大马哈鱼洄游区域内就有200多类物种把大马哈鱼当做赖以生存的食物,这一区域的森林里80%的氮是由大马哈鱼从海洋带进来的。所以,大洄游实现了大自然内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秘密二

大马哈鱼之所以要洄游,那是因为大马哈鱼的卵只能在淡水中生存。当然,应该还有其他原因。

秘密三

大马哈鱼如何穿越浩瀚的海洋准确回到出生地至今仍是一个谜。最新研究显示,大马哈鱼的大脑中有一种铁质微粒,像指南针一样,能够帮助它们在地球上准确找到前进的方向。

秘密四

大马哈鱼洄游至江河,由于突然接触淡水,它们的肾脏和其他器官要适应突然缺盐的环境,对它们是一个生死考验。一般情况下,它们进入江河后会停止进食,甚至停止喝水,它们奋力向上游奔去,靠的是体内贮存的能量。

秘密五

大马哈鱼做好产卵准备时它们的体色会发生明显变化,变得非常鲜艳,比如北美大麻哈鱼就会变成红色(参见形态特征目录下的图片)。当然,这一变色过程不是一下就完成的,而是从洄游至江河性激素大量分泌时就开始的。在产卵后,大马哈鱼会因体力不足而死去。

秘密六

大马哈鱼的鱼籽是鲜艳的红色的,且直径有7毫米,相对一般鱼籽来讲是非常大的,所以是做鱼子酱的上等原料。

秘密七

大马哈鱼在江河中逆流而上,往往会遇到很多高落差的水流,如瀑

布,这时,大马哈鱼会跳过去,这是大马哈鱼经过六百万年的进化而来的能力。它们这一跳,有时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了4层楼的高度。由于它善于跳跃,古拉丁文名取Salire,即跳跃之意,并衍化为英语Salmon。

秘密八

一般太平洋大马哈鱼洄游产卵后都会死去,而大西洋大马哈鱼则不然,他们是年复一年的洄游产卵。但是太平洋大马哈鱼的被腐蚀的尸体滋养了江河,为它们成长中的孩子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本目录下内容参考自BBC制作的纪录片《自然界大事件之大麻哈鱼大洄游》)

分类

我国江河的大马哈鱼有3种:普通大马哈鱼(O.keta)、马苏大马哈鱼(O.masou)和驼背大马哈鱼(O.gorbuscha)。

北美大马哈鱼有五种:粉红大马哈鱼(Pinksalmon),马苏大马哈鱼(Chum),银大马哈鱼(Coho),红大马哈鱼(Sockeye),大鳞大马哈鱼(Chinooksalmon)。

经济价值

大马哈鱼是名贵的大型经济鱼类。体大肥壮,肉味鲜美,可鲜食,也可胶制、熏制,加工罐头,都有特殊风味。盐渍鱼卵即有名的“红色籽”,营养价值很高,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在我国,大马哈鱼为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Chumsalmon,由辽宁、黑龙江输往日本。

大马哈鱼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大型珍贵特产鱼类,也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其肉质细腻,呈红色,味鲜美,脂肪含量极为丰富,营养价值相当高。含蛋白质为14.9~17.5%,脂肪为8.7~17.8%,水分为61.4%,每100克含有1384卡热量,钙50毫克,磷153毫克,铁1.9毫克。此外,还含有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其卵晶莹透亮,粒粒如珍珠,富含磷酸盐、钙质及维生素A、D,被公认为宴席珍膳。将其盐渍成“大麻哈鱼籽”,便是闻名于国际市场的“红鱼籽”,极受欧美各国大众的欢迎。居住在黑龙江省的赫哲族人还用大马哈鱼皮制革,做成皮衣服、长拉靴、烟包和钱包等。大马哈鱼的肉、肝、精巢和头,均有药用价值。其肉有补虚劳、健脾胃、暖胃和中之功效,可以治疗水肿、消瘦、消化不良、膨闷胀饱、呕吐酸水、抽搐、肿疮等症。鱼肝可提制鱼肝油。精巢可提制鱼精蛋白和配制成多种鱼精蛋白制剂,适应治疗过量注射肝素所引起的反应;它对某些出血症(如上消化道急性出血、肺咳血等)也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人工孵化大马哈鱼

高额的利润,广阔的前景推动了大马哈鱼的人工养殖技术的发展!北京市怀柔区首次成功人工孵化大马哈鱼,预计可成功出苗2500尾。大马哈鱼的人工养殖技术进一步提高,赶超英美。不少消费者有疑问,人工孵化技术多久能够投入生产,促进大马哈鱼的经济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吃上这种名贵鱼种。

据了解,大马哈鱼苗已能在北京,天津,黑龙江等地人工繁殖,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珍贵经济鱼种的养殖空白,优化海产养殖结构,促进大马哈鱼养殖健康的可持续发展。[1]

大马哈鱼一词的语源

拉丁文学名keta,来自俄语,而俄语的кета,来源于鄂伦春语keta,另外,满通古斯语族北支语言如埃文基(鄂温克)语,埃文语,涅基达尔语里,keta一词的意思均为“大马哈鱼”。

中文学名大马哈鱼,来自于赫哲语。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下辖的同江市,勤得利镇一下的黑龙江下游,自称“赫真”的赫哲人,称之为dawaimaha。勤得利镇以上的黑龙江上游,以及沿乌苏里江居住的自称为“奇楞”的赫哲人,称之为dawimaha。民国学者凌纯声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在“鲑鱼”的条目下,记为dauimaha。赫哲语里面,imaha是“鱼”的意思,故dawaimaha,dawimaha或dauimaha即为“dawa鱼”,“daw鱼”或“dau鱼”。俄罗斯境内的同我国赫哲语同属满通古斯语族的那乃,奥洛奇,乌德,乌利奇,奥克罗等语言,称之为dawa,且dawa后面不用说imaha就已经表示这种鱼的意思,因此,dawa-daw-dau的原意就是“大马哈鱼”,这种鱼的名称即为dawa-daw-dau。中文把dawa-daw-dau音译为“大”,把imaha音译为“马哈”,又为了说明“大马哈”是鱼,所以后面加了个“鱼”,所以中文大马哈鱼一词,源于黑龙江省的赫哲语。

另外,有些地方俗名称之为“大发哈鱼”,“达发哈鱼”,则是来自于满语dafaha,满语中dafaha即为“大马哈鱼”。

(节选自《中国语文》1999年)

海虱传染

海虱,这是一种让大马哈鱼备受折磨的寄生甲壳纲动物。然而当它们的宿主被其他大鱼吃掉后,这些寄生动物却会“弃船上岸”,在食肉鱼类身上“安营扎寨”。研究人员在《生物学快报》网络版上报告说,这种之前未被认识的逃亡策略对于整个食物链而言绝对是一个坏消息。

由于大规模的渔业养殖,海虱的传播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海域已经失去控制。紧密而拥挤的鱼笼是这种寄生动物繁殖的温床,它们会吃掉宿主的皮肤、肌肉和血液,并且频繁地在那些幼年野生大麻哈鱼群之间传播。正是由于这一原因,野生大麻哈鱼被海虱感染的速度正在飞速上升,甚至导致一些大麻哈鱼种群濒临灭绝。

由加拿大伯纳比市西蒙·弗雷泽大学的行为生态学家BrendanConnors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如今发现,海虱的传播技能比人们想象的更为强大。研究人员让未被海虱感染的食肉鱼类——银大马哈鱼和山鳟——与两条幼年大麻哈鱼待在一起,后者中一条被海虱感染而另一条未被感染。当食肉鱼类吃掉其中的一条大马哈鱼后,研究人员对前者是否被海虱感染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食肉鱼类如果吃的是未被感染的大麻哈鱼,则其自身也安然无事;如果吃掉了被感染的大麻哈鱼,则食肉鱼类被感染的几率为70%——海虱会跑到它们的新宿主身上,这一过程用肉眼都可以观察到。Connors表示:“这太让人吃惊啦!”他说:“这些海虱会从大麻哈鱼的身上准确地‘蹦’到捕食者的眼睛附近。”

与雌海虱相比,会有更多的雄海虱逃离它们的宿主,这一发现让蒙彼利埃市法国国立研究所的寄生生物学家FrédéricThomas感到尤为困惑。他说,这种情况,即雄性能够逃脱死亡而雌性大量死亡,在进化上只有死路一条。

英国阿伯丁大学的渔业生物学家AlanPike强调,这些海虱只能在大麻哈鱼身上存活,这其中包括大麻哈鱼和鳟鱼。如果逃亡的海虱落到了错误的捕食者身上,它也是无法生存的。Pike想知道的是,海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究竟如何生存。

Connors认为,海虱的救命一跳表明,渔业养殖场不但会被幼年野生大麻哈鱼所传染,甚至还会被最终吃掉它们的食肉鱼类所感染。他说:“我们尚没有考虑这些海虱在食物链中的传播情况。”[2]

  • 抱歉,您访问的网站页面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