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小动物图片及名称大全,欢迎来到奇妙的动物世界,欢迎光临爱动物网!

欢迎小伙伴加入爱动物交流群:186478492  爱动物交流群

  • 蟹蛛知识
  • 蟹蛛百科
  • 蟹蛛资讯

蟹蛛 @@@@

蟹蛛多数种类头胸部和腹部短宽,步足向左右伸展,能横行,宛如螃蟹。

蟹蛛科动物全球约170属,2000余种。常见的有三突花蛛和鞍形花蟹蛛。

蟹蛛拥有以小搏大的精神,会捕食比自己大很多的昆虫,如蝴蝶、豆娘、蚊子、蜜蜂等。

中文学名
蟹蛛
拉丁学名
crabspider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亚门
螯肢亚门
蛛形纲
蜘蛛目
总科
蟹蛛总科

目录

外形特征

多数种类头胸部和腹部短宽,步足向左右伸展,能横行,宛如螃蟹。蟹蛛全球约2000种。不结网,常静伏花草丛中等候捕食过往的昆虫,常见的有三突花蛛和鞍形花蟹蛛。多生活在花草丛或豆田中,或在靠近豆田的棉田、麦田中捕食害虫。澳大利亚的蟹蛛,子女会吃掉自己的母亲。小蟹蛛一旦破卵而出,就开始吸吮母蟹蛛的腿,直到母亲完全干涸。[1]

蜘蛛目(Araneida)蟹蛛科(Thomisidae)蜘蛛,不仅形状像蟹,也能像蟹那样横行或倒退。世界性分布,美国有125种左右。灰或褐色,长约12公釐(0.5吋)。不结网而埋伏以静候猎物。如花上的弓足花蛛(Misumenavatia),白或黄色,腹侧有红条纹。能在数天内改变体色以与花的颜色相配合。有几种生活在树皮上或下。花蛛属(Misumena)及Misumenoides属在北美常见,分布于开阔地的篱笆或植物上。

与蟹蛛科最像的为逍遥蛛科的蜘蛛,扁蛛科(Platoridae)、异足蛛科(Heteropodidae)及拟扁蛛科(Selenopidae)的一些种有时亦俗称蟹蛛。我国对蟹蛛研究比较著名的是宋大祥院士和朱明生教授,二人曾于1997年出版了我国的第一本蟹蛛研究的权威著作《中国动物志蜘蛛目蟹蛛科逍遥蛛科》,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

生活习性

行为

蟹蛛科动物不结网,常静伏花草丛中等候捕食过往的昆虫,有时举起第1对步足向左右张开。卵袋产于叶面或树干上,雌蛛常伏在卵袋上守护,但通常在幼蛛孵出前死去。

栖息地

主要生活于低海拔地区

捕食地

花草丛或豆田中,或在靠近豆田的棉田、麦田中捕食害虫。

生长繁殖

蟹蛛的卵袋在卵室内,白色,长约7~8毫米,宽2.05~3毫米。每个卵袋平均有卵50粒左右,卵粒椭圆形,长0.90~1毫米,宽0.8~0.9毫术。初产时为乳白色,表面有一层粘胶状物质,干涸后呈淡黄色。雄幼蛛共蜕皮6次有7个龄期,雌幼蛛蜕皮7次有8个龄期。

主要种类

三突花蛛

雌蛛体长4~6毫米。体色多变,有绿、白、黄色。两眼列均后曲,前侧眼较大并靠近,余眼等大,均位于眼丘上。心脏斑心形,长宽几乎相等。前二对步足长,各步足具爪,有齿3~4个。腹部呈梨形,前宽后窄,腹背斑纹变化较大,有三种基本类型:无斑型、全斑纹型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斑纹型。雄蛛体长3~5毫米。背甲红褐色,两侧各有一条深褐色带纹,头胸部边缘呈深褐色。有2对步足的膝节、胫节、后跗节的后端为深棕色。触肢器短而小,末端近似1个小圆镜,胫节外侧有一指状突起,顶端分叉,腹侧另有1小突起,初看似3个小突起,因此而得名。幼蛛一般蜕皮5次有6个龄期,亦有5个龄期(雄)、8个龄期和9个龄期(雌)。三突花蛛为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的优势蜘蛛。是不结网游猎性蜘蛛。体色随环境而有变化。捕食范围很广,在棉株上逐枝、逐叶、逐花进行搜索寻找和捕食害虫。

鞍形花蟹蛛

雌蛛体长5.8~7毫米。体黄褐色,背甲两侧有较宽的灰褐色纵纹。头部有向前伸出的长毛。二眼列均后曲,前眼列稍短于后眼列,各中眼小于侧眼,前侧眼最大,前、后侧眼丘愈合。前中眼间距大于前中侧眼间距。前、后两眼列之间有一白色横行条纹相隔,尤其侧眼丘的部位白色显。第I、II对步足粗壮,并长于III、IV足,色泽较浓,具黄、白色斑纹。第I腿节前侧有粗刺3~4根,胫节腹面有刺4对以上。腹部后端宽圆,背面色泽及斑纹多变异,一般腹背边缘及整个腹部腹面布满粉白色与淡黄色相间的斜行条纹。雄蛛体长6~7毫米。体形构造与雌体同,唯体色较浓,为棕褐色,尤其是背甲呈黑棕色。前2对步足相对比雌蛛细长,而腿节、膝节为赤棕色。腹背的斑纹、胸斑及腹部腹面全为赤棕色。鞍形花蟹蛛为游猎性蜘蛛。在棉花的中、后期经常活动在棉株上面捕食棉虫。阴雨或大风天不甚活动,晴天活动频繁,夜间一般不活动。在棉株上遇到险情时,则泌丝下垂潜逃,幼蛛亦可泌丝借风力飞翔。

  • 抱歉,您访问的网站页面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