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小动物图片及名称大全,欢迎来到奇妙的动物世界,欢迎光临爱动物网!

欢迎小伙伴加入爱动物交流群:186478492  爱动物交流群

  • 中华鲟知识
  • 中华鲟百科
  • 中华鲟资讯

  • 抱歉,该分类下还没有文章!

中华鲟 @@@@

中华鲟(学名:Acipensersinensis),属鲟形目、鲟科、鲟属的一种。中华鲟为白垩纪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现生鱼类之一,在全世界20余种鲟科鱼类中分布纬度最低,体型最大,生长最快,为我国特有种,因具有许多原始性状成了介于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之间的中间类型,在学术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古老的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中华鲟被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古称也叫大腊子。

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现今仅在我国长江流域尚有分布,其他江河中均已绝迹,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和观赏价值。

据研究记述,因中华鲟特别名贵,外国人也希望将它移居自己的江河内繁衍后代,但中华鲟总是恋着自己的故乡,即使有些被移居海外,也要千里寻根,洄游到故乡的江河里生儿育女。在洄游途中,它们表现了惊人的耐饥、耐劳、识途和辨别方向的能力,所以人们给它冠以“中华”二字。

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回游到长江,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击,才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cm左右,又携带他们旅居外海。它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养成了身居海外不忘故乡的习惯。正是由于这种执着的回归、寻根的习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中华鲟”。

[1]

中文学名
中华鲟【zhōnghuáxún】
拉丁学名
AcipensersinensisGray,1834
别称
鲟鱼,鳇鲟,大癞子,黄鲟,着甲,腊子,覃龙,鳇鱼,鲟鲨,大腊子

二名法
Acipensersinensis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中华鲟图册

词条视频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中华鲟【zhōnghuáxún】
拉丁学名
AcipensersinensisGray,1834
别称
鲟鱼,鳇鲟,大癞子,黄鲟,着甲,腊子,覃龙,鳇鱼,鲟鲨,大腊子
二名法
Acipensersinensis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索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
亚纲
辐鳍亚纲
鲟形目
鲟科
鲟属
中华鲟
分布区域
北半球
英文名
Chinesesturgeon

形态特征

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鱼类,它介于软骨与硬骨之间,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减退,中轴为未骨化的弹性脊索,无椎体,随颅的软骨壳大部分不骨化。

中华鲟是淡水中最大的鱼,生理结构特殊。

中华鲟体梭形,头部和身体背部青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各鳍灰色。全身无刺,只靠少量硬骨和背部一列、体侧和腹部各两列共五列漂亮的骨板及软骨脊椎支撑起庞大的身躯。背鳍前骨板一般为8~16块,背鳍后0~3块,体侧为26-42块,腹侧8~16块。头大呈长三角形,头背部骨板光滑。眼睛以前部分扁平成犁状,并向上翘。口在头的腹面,成一条横裂,口能够自由伸缩。上下唇具有角质乳突。口前方并列着4根小须。眼睛很小。眼后有喷水孔。鳃孔大,鳃膜与峡部相连。鳃耙呈短柱状,薄而尖,14~28枚,一般为18枚左右。

幼体骨板之间的皮肤光滑,没有鳞片;成体较粗糙。头部皮肤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一陷器。背鳍1个,靠近尾鳍,后缘凹入,背鳍条49-59。尾鳍的上叶长下叶短,成为一个歪形尾鳍。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全身骨骼为软骨质。肠子的构造很奇特,里面有7-8个漏斗状的螺旋瓣。肛门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2]

成鲟可达四米多长,体重近千斤,居世界27种鲟鱼之冠。据文献记载最大体重达560公斤,被誉为“鲟鱼之王”,素有“长江鱼王”美称。一般成熟雄鱼重80市斤以上,雌鱼重240市斤以上。为生长迅速的大型鱼类,四川渔民有“千斤腊子,万斤象”的谚语,腊子即指中华鲟寿命长达百岁。一般雄性中华鲟生长到9岁以上达到初次繁殖年龄,鲟体长可达1.7米,体重50公斤以上,雌性中华鲟生长到14岁以上初次性成熟,体长可达2.3米,体重120公斤以上。

生活习性

华鲟为大型江海洄游性鱼类,栖息于近海水域,性成熟后洄游至江河上游产卵繁殖。幼鱼随江河而下,次年5-6月间抵达河口进行生理调节、索饵育肥,8-9月入海生活直至性成熟后进行溯河生殖洄游。生长迅速,但性成熟较晚。产卵期为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产粘着性沉性卵,成熟卵椭圆形,绿褐色。

中华鲟形态威猛,个体硕大,寿命较长,最长命者可达40岁,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中华鲟进江后,必须在江里滞留一年,于第二年10月到达产卵场所。在这一年里,中华鲟并不是一直溯江而上,而是时游时停,有时在河道坑洼处潜伏几天不动。第二年秋季上溯至江河上游水流湍急、底为砾石的江段繁殖,繁殖群体聚集于产卵场繁殖。

中华鲟为底栖鱼类,属于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包括虾蟹、鱼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因生活环境的不同食物种类也有所不同,幼鱼在长江中、上游江段主要以摇蚊幼虫、蜻蜓幼虫、蜉蝣幼虫及植物碎屑等为食,到了河口咸淡水域中的幼鱼则以虾类、蟹类及小鱼为食。亲鱼洄游期间不摄食。在长江口外近海水域,中华鲟摄食强度增大,通常在3~4级,食物以鱼和蟹为主,还有虾和头足类等。

《本草纲目》中对其食性的记载为:“其食也,张口接物,听其自入,食而不饮,蟹鱼都误食之”。实际上中华鲟是靠口膜的伸缩将食物吸入,食物对象多数是生活于泥表或陷藏在泥渣中的各类小型动物。中华鲟从海洋进入江河的整个洄游和滞留期间,基本上不摄食。因此,中华鲟在淡水中的能量消耗和性腺发育所需的营养,依靠它在进入淡水前体内积累的大量脂肪等物质。因而,在淡水中,愈接近成熟的个体,身体就愈消瘦。

分布范围

中华鲟是现存鲟形目中唯一跨过北回归线的种类,曾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西海岸以南的沿海地区和各大江河,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以长江出产较多。但目前仅长江中下游及近海水域尚有发现,其他江河中已经绝迹。

中华鲟所属的鲟鱼类都是在距今约1.4亿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垩纪出现的,中国曾在辽宁北票晚侏罗纪(距今1亿4千万年前)地层中发现过鲟类化石,名北票鲟。这种鲟只在两体侧有一行侧线鳞,其它体表裸露,与中华鲟体披五行鳞者不同。[3]

据1834年的有关文献记裁,中华鲟的模式产地是中国。尽管它不是中国特产,但却由于模式产地在中国而出名。后来有人根据当时的中国历史和后人的工作推测是广州。它的分布较广,在中国的渤海的大连沿岸、旅顺、辽东湾、辽河;黄河北部辽宁省海洋岛及中朝界河鸭绿江;山东石岛、黄河、长江、钱塘江、宁波、闽江、台湾基雄及珠江水系等。在长江可达金沙江下游;在珠江水系可上溯西江三水封开,北江达乳源,甚至达广西浔江、郁江、柳江;在海南省沿岸亦产。国外见于朝鲜汉江口及丽江和日本九州西侧。[1]

繁殖状况


  

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中华鲟平时生活在东海、南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在海中生长发育。当雄鱼长到9至18岁,体长为170厘米,重为50公斤以上,雌鱼长到14至26岁,可达到初次性成熟。开始成熟的个体于7~8月间由海进入江河,在淡水栖息一年性腺逐渐发育。

据研究,在产卵群体中,雄鱼年龄一般为9~22岁,体重40~125公斤;雌鱼为16~29岁,体重172~300公斤据观察,中华鲟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较快,雄鱼5~8公斤,雌鱼为8~13公斤。但从幼鱼长到大型成鱼需8~14年。其性成熟较晚达到初次性成熟,就可以繁殖后代了。[4-5]

产卵以后,雌性亲鱼很快即开始降河。亲鲟在生殖期间基本停食,产出的卵为粘性,粘附于江底岩石或砾石上面,在水温17~18℃的条件下,受精卵约经5~6昼夜孵化。刚出膜的仔鱼带有巨大的卵黄囊,形似蝌蚪,顺水漂流,约12~14天以后开始摄食。再年春季,幼鲟渐次降河,5~8月份出现在长江口崇明岛一带,9月以后,体长已达30cm的幼鲟陆续离开长江口浅水滩涂,入海培育生长。

��平均增长速度较快,雄鱼5~8公斤,雌鱼为8~13公斤。但从幼鱼长到大型成鱼需8~14年。其性成熟较晚达到初次性成熟,就可以繁殖后代了。[2]

亚种分类


  

世界上的鲟鱼类共有25种,它们集中分布于北半球。[3]世界鲟科鱼类计4属24种,其中:鳇属2种,鲟属17种,铲鲟属2种,拟铲鲟属3种。中国有鲟科鱼类计3属8种其中:鳇属1种,鲟属6种,拟铲鲟属1种。鲟形目鱼类在分类学上属硬骨鱼,又因其内骨骼多为软骨,体表多被覆着硬鳞亦将其列为软骨硬鳞类。鲟形目鱼是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鱼类中最原始的类群。它们的化石最早发现于中生代三叠纪(大约两亿年前)的地层,很多种类在地球的演变的长河中灭绝了,只有极少数残存至今,而且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全世界已为人们认识的共有25种,其中中国分布的有8个种。在中国的辽宁和河北也曾于晚侏罗纪到白垩纪地层中发现过它们的化石。

在中国有9种:黑龙江有鳇和施氏鲟,图门江有库页岛鲟,新疆额尔齐斯河有小体鲟和西伯利亚鲟,伊犁河有裸腹鲟,而达氏鲟和白鲟定居在长江淡水中,中华鲟为世界鲟科鱼类分布最南的一种。近代分布于近海及长江、珠江、闽江、钱塘江、黄河等大江河。黄河、钱塘江均已绝迹,闽江口偶尔可见,珠江数量极少,仅长江的现存量较大。国外朝鲜西南部和日本九州西部有记载。[6]现今仅长江尚有发现报道。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丰富多彩,鲟形目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丰富,分布范围广泛,北自黑龙江、额尔齐斯河,南到珠江,以及中国沿海大部分近岸海区都曾有过它们的分布记录,只是随着纬度的降低,其种类和数量都略有减少。

饲养方法

水温

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

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1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

含氧量: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如果当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升时,中华鲟的食欲就下降;当溶氧量继续降至3毫克/升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时,中华鲟摄食量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严重者发生活动迟缓、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变幅大的肥水,不应作为培育中华鲟仔、幼鱼的水源。

pH值: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下降时,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当pH过高时,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7]

盐度:中华鲟为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往来于咸水与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

光照强度:在垂直游泳阶段,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转为底栖后,趋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强度对仔、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

底质:仔、幼鲟对底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无污染;成鲟对底质的要求不很严格,泥沙底质即可。

透明度: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悬浮物质的数量。在仔、幼鲟培育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40~60厘米为好,要及时清除排泄物和加强日常管理;在成鲟饲养阶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满足其要求。

氨氮:氨氮主要是由养殖池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而来。中华鲟长期生活在氨氮较高的水中,会出现活力减退、生长不良、引起烂鳃等病症,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对于仔、幼鲟,氨氮最好不超过0.2毫克/L。

水流:中华鲟仔、幼鱼,没有明显的溯水上游的习性,较喜欢集中在流水口。面积为3~10㎡的养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为宜。

流速:中华鲟产卵时的平均流速都在1.0~2.0m/s范围内,且流态都十分的复杂,一般都是在河道转弯处且有深潭的地方进行产卵,流场都有漩涡,且有着较大的卵石块。[8]

中华鲟现状

上世纪70年代,

长江里的繁殖群体能达到1万余尾,葛洲坝截流的80年代,骤减到2176尾,2000年仅有363尾,2010年估算只剩57尾。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野生中华鲟逐渐在长江宜昌江段形成了新的产卵场。相关科研机构开始对该江段的中华鲟自然繁殖活动展开监测。多年来,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多集中在11月中旬,少数年份会在11月下旬。

20世纪80年代的科研捕捞指标是长江水产研究所和中华鲟研究所每年各100尾,但两家机构每年各自能捕到五六十尾已很不错。

2000年后,两家每年加起来也只能捕捞二三十尾。

2008年,农业部组织专家论证,估算繁殖群体不足200尾,野生种群岌岌可危,科研捕捞就此叫停。

2013年,葛洲坝下游的野生中华鲟产卵场,繁殖季节,未监测到任何卵和受精卵,自从葛洲坝建成后截断中华鲟产卵路径,32年来头一次停止自然产卵。

2013年10月31日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就开始进入中华鲟核心保护区中华鲟产卵地附近进行监测。监测范围为葛洲坝水电站坝下15公里江段内。在为期58天的监测中,尽管几家科研单位综合采用了水下摄影、水下声呐探测、走访渔民和组织人工观察等多种途径,但始终未能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10]

2013年12月2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及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救治监测中心结束了联合监测活动。结果显示,2013年仍未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迹象,这是近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

2013年9月13日,新华网宜昌电,受农业部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学科组开展了长江中下游鱼类资源专项调查,重点对中华鲟2013年自然繁殖情况及现有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记者13日获悉,调查认定:中华鲟在2013年没有自然繁殖活动发生,野生中华鲟种群面临灭绝危险。[11]

2013年10月至12月底针对中华鲟的专项调查中,专家们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而2014年8月,宜昌至上海江段也未发现野生中华鲟幼鱼踪迹,这令科研人员的心情更加沉重。如不及时加强保护,野生中华鲟将面临灭绝危险。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水电工程、航运、捕捞、污染等人为因素,被指共同造成了中华鲟的种群危机。为挽救中华鲟,长江应该进行生态联合整治,为中华鲟开辟更多“栖息之地”[12]

2014年9月2日,葛洲坝截流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产卵。[13]

2014年9月,他们再次调查确认了这一消息。这可能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华鲟这个长江旗舰生物种群面临灭绝。2014年10月底开始,科研机构已继续对中华鲟自然产卵情况进行监测,预计监测结果会在2015年1月发布。[14]

2014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及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遗憾地结束了2014年度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的联合监测活动。监测结果显示:未能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这也是继2013年度之后,再次未能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15]

基础设施

研究所

自1981年长江葛洲坝截流以后,农业部采取了果断措施。对用于人工繁殖和科学试验亲鲟的捕捞数量和捕捞地点、时间严格限制,保护沿江和河口区的幼鲟,扩大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的规模,在长江上游宜宾市,每年均向长江投放培育中华鲟鱼苗,让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得以长期生存繁衍下去。为了补偿葛洲坝工程对中华鲟的不利影响,330工程局成立了宜昌中华鲟研究所。

具体措施

(1)实行全江禁捕和限制科研用鱼,将中华鲟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国家先后投资支持湖北省、四川省在长江沿岸建立渔政站,并帮助渔民转产转业;1983年全面禁止对中华鲟的捕捞,并严格限制科研用鱼;1988年《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中华鲟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名录。严格执行了全江禁捕,从而保护了亲鲟和幼鲟洄游,最大限度的保存了产卵种群。

(2)开展中华鲟科研,进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动。1983年,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省水产局、宜昌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中华鲟人工繁殖协作组取得了葛洲坝下中华鲟人工孵化的成功,此后不久便开始向长江增殖放流中华鲟苗和幼苗。据统计,1983~1998年,共增殖放流各种规格中华鲟苗近600万尾。1999年12月投放10万尾10cm以上大规格中华鲟苗,超过15年来同种规格鲟苗的总量。[16-17]

(3)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集中全社会力量来保护中华鲟。在沿江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社会保护中华鲟的意识日益提高,沿江渔民误捕中华鲟后均能自觉放生,发现不法分子偷捕能举报,市场上经营利用中华鲟的行为已绝迹。

研究表明,由于对中华鲟采取了全面保护的对策,从而延缓了中华鲟资源衰退的进程,基本保全了溯河产卵亲体,为中华鲟自然繁殖、研究和增殖放流打下了基础,中华鲟物种数量已开始回升。[1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1983年突破了中华鲟人工繁殖,330工程局成立了宜昌中华鲟研究所1984年也取得突破,有关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已试验成功。。从1983年开始,长江水产研究所每年向长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鲟,但由于培育技术和养殖规模的限制,每年只能培育出长度为8~10厘米、重3~5克的达到设计规格的幼鲟不到1万尾,多数年份几乎为零。因此,中华鲟种群的补充,主要依靠在宜昌产卵场自然繁殖的幼鲟。[19]

保护区

中国已建立了3个中华鲟保护区,即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市级,2002年),湖北省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国家级,2004年),江苏省东台市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省级,2000年)。

其中东台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是最早建立的,该保护区是江苏省级保护区。东台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经国家、省专家和高官论证后,于2000年创办,设有中华鲟繁育研究中心,从2002年开始,逐年实行了放流。

省级东台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120°50ˊ、北纬32°40ˊ至33°15ˊ。保护区面积35.9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5.38平方公里,缓冲区10.2平方公里,实验区20.36平方公里。这里气候温和,资源丰饶。据统计,这一区域现有野生动物701种,其中无脊椎动物220种,脊椎动物481种。远古以来,中华鲟作为中国特有物种,一到春、夏季节,就游集在这块水域,栖息育肥。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海岸内有哺乳动物20多种,植物56种;海区内有黄海美人鱼(伪虎鲸)、黄海彩球(刺豚)等自然景观。这里不仅是丹顶鹤等珍禽越冬的栖息地,也是中国东部南来北往鸟类迁徙的通道,区内现有鸟类36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珍禽16种,二级保护珍禽27种。[20]

保护状况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极危(CR);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21]

注意事项

中华鲟保护工作急需解决的几个的问题

第一,葛洲坝截流后出生和放流的中华鲟洄游产卵繁殖的数量极少。

第二,中华鲟放流的规模和规格过小,中华鲟增殖放流实际效果不明显。

第三,一旦三峡大坝截流,葛洲坝下的产卵场水位将降低,可能给中华鲟造成致命的威胁。

中华鲟的产卵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修建前,中华鲟的产卵场位于长江上游干流和金沙江的下段。当长江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10月份水库将大量蓄水,将水库水位从145米提高到175米,使下泄流量显著减少,10月平均流量从建坝前的18980立方米/秒减少到11090立方米/秒,减少了41%,于葛洲坝枢纽的阻隔,不能溯游到上游产卵场的中华鲟,在紧接葛洲坝下的宜昌长航船厂至万寿桥附近约7公里江段上,形成了新的产卵场,面积大约330公顷。这将使本来就不大的中华鲟宜昌产卵场的面积进一步缩小,使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受到更为不利的影响。[5]

据统计,长江上游每年可产中华鲟2~3万公斤。但捕捞过多,加之此鱼繁殖率低、成熟期长(10年左右),其种群数量已日趋减少。为使这种中国特产的“活化石”免遭灭顶之灾,有关部门已把中华鲟列为保护对象。[23]

生态价值

学术价值

中华鲟是地球上

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是鱼类的共同祖先—古棘鱼的后裔,距今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中华鲟由于它们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征,表现出它们既是介于软骨鱼类(鲨鱼等)与硬骨鱼类之间的类群,又是硬骨鱼类中较原始的类群,在鱼类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华鲟在分类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变迁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难以估量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珍稀动物已濒于灭绝。保护和拯救这一珍稀濒危的“活化石”对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都有深远意义。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6][25]

药用价值

中华鲟为高蛋白、多脂肪性鱼类。其鱼皮可制革,鱼卵可制酱,鱼胆可入药,鱼肉、鱼肠、鱼膘、鱼骨等均是上等佳肴,鳔和脊索可制作鱼胶。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6.42-20.41%,脂肪为3.05-4.32%;肝脏中蛋白质含量为10.31-16.26%,脂肪为16.63-27.58%;卵粒中蛋白质的含量为24.90-29.70%,脂肪为18.06-24.00。肌肉和卵粒中均含有可以测定的17种常见的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除因酸水解被破坏的色氨基酸外,尚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半必需的氨基酸两种(精氨酸及组氨酸,均为婴儿必需);非必需的氨基酸8种(丙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丝氨酸、酩氨酸)。在肌肉中高含量的氨基酸有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低含量的氨基酸有组氨酸、蛋氨酸及胱氨酸;其余氨基酸含量的高低排列各有异同。雌性个体肌肉含必需及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氨基酸含量的48.54%,卵粒占48.80%;雄性肌肉占49.105。

《本草纲目》记载:“其肝主治疮疥,其肉补虚益气,浴血淋,其鼻肉作脯补虚下气,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杀腹内小虫。”[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