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小动物图片及名称大全,欢迎来到奇妙的动物世界,欢迎光临爱动物网!

欢迎小伙伴加入爱动物交流群:186478492  爱动物交流群

  • 椋鸟知识
  • 椋鸟百科
  • 椋鸟资讯

  • 抱歉,该分类下还没有文章!

椋鸟 @@@@

椋鸟指雀形目(Passeriformes)椋鸟科(Sturnidae)的大部分鸟类。尤其指紫翅椋鸟(Sturnusvulgaris),体长20公分(8寸),结实,有黑色虹彩,嘴锐长。椋鸟有大约107种,分布于整个欧亚大陆、非洲和北美洲。活泼、好寻衅。

中文学名
椋鸟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雀形目
亚目
燕雀亚目
椋鸟科
分布区域
欧亚大陆、非洲和北美洲

目录

形态特征

椋鸟体长16.5-42公分(6.5-16.5寸)。嘴微下曲,翼长而尖,腿和脚粗壮。主要为黑色,有金属光泽。一些有冠或有供炫耀的垂肉,或皮肤裸斑。在飞行或栖息时喋喋不休,经常大群地聚集在一起。

栖息环境

椋鸟主要栖息于空旷地树上以及营巢于天然树洞、墙洞或裂缝中。[1]

生活习性

椋鸟,包括一些重要的食虫鸟类,翅较尖,尾短而呈平尾状,习性大都为地栖性,有的为树栖,喜结群。叫声嘈杂,善仿其他鸟的叫声,有些种类在饲养条件下可学人语。食物多变,有些种是吃昆虫的能手,巢常营于树洞中。

椋鸟是害虫的天敌,能捕捉许多害虫,一对正在喂养雏鸟的灰椋鸟,每天要捕捉400克害虫,很多国家都把人工制作的巢箱挂在树上,以便椋鸟前来安家,帮助人们消灭害虫。椋鸟还是“口技演员”,它们不仅能学其他鸟的叫声,还能模仿青蛙、小马以及汽车喇叭甚至人的声音。

分布范围

椋鸟科的大部分鸟类由大约107种分布于整个欧亚大陆、非洲和北美洲的活泼、好寻衅的鸟类构成。

繁殖方式

椋鸟4-6月繁殖,往往集群营巢,巢营在村内尾檐下,峭壁裂隙、塔内以及天然的树洞中。巢以稻草、树叶、草根、芦苇、羽毛等编成。每年繁殖一次,每产4-7枚卵,卵色变化很大,呈乳黄色、翠绿或纯浅绿蓝色。孵卵期12天,亲鸟每天育雏95-328次,且有时一次衔数条虫返巢育雏。

种群现状

椋鸟在北美洲有数百万只,是1890-1891年在纽约市释放的100只鸟的后代。尽管也吃害虫,但常损坏果实和谷类收成,还侵占当地鸣禽的巢穴。在地上觅食,密集成群飞行;整年鸣叫,它模仿其他鸟的音调,亦发出本身的呼哧声。印度到爪哇的斑椋鸟(S.contra,参阅鹩哥〔mynah〕条)黑、白和红褐色,眼皮黄色。东非的栗头丽椋鸟(Spreosuperbus)以及太平洋岛屿和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楔尾灰椋鸟(Aplonismetallica),羽衣有强烈的虹彩光泽。东非的金胸椋鸟(Cosmopsarusregius)体长36公分,绿、蓝和黄色,尾长。肉垂椋鸟(Creatophoracinerea)呈褐、灰和白色,繁殖期雄鸟变成秃的,露出发亮的黄皮,在头顶和喉部长出大肉垂。

2016年1月1,在以色列南部Tidhar村庄,一群椋鸟迁移空中,形成有规则的图形。[2]

主要变种

椋鸟的种类有灰头椋鸟、黑冠椋鸟、丝光椋鸟、北椋鸟、紫背椋鸟、灰背椋鸟、粉红椋鸟、紫翅椋鸟、灰椋鸟、斑椋鸟、黑领椋鸟、红嘴椋鸟、家八哥、灰背岸八哥等。

灰头椋鸟

灰头椋鸟(英文名:Chestnut-tailedStarling)体长20厘米,呈浅灰色,头及后枕具丝状珍珠色羽,肩无白纹。与灰背椋鸟及丝光椋鸟的幼鸟的区别在外侧尾羽栗色,腰色深,两胁具些许棕色。虹膜白色;嘴橄榄绿,嘴端黄色,基部钴蓝色;脚棕黄色。成群活动;常见取食于花期的Erythrina及Bombax植株。分布于印度、中国南方、缅甸、印度支那。亚种nemoricolus为四川南部、西藏东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广西西南部及香港低矮丘陵、开阔林地、农田及园林中的不常见鸟;在台湾也有出现。

黑冠椋鸟

黑冠椋鸟(学名:SturnusPagodarum;英文名:BrahminyStarling)体长21厘米,头顶及长冠羽黑色,下体栗黄,尾及初级飞羽近黑,上体余部浅灰褐色。全长约190毫米。额至枕,冠羽均呈有金属光泽的黑色,头侧、颈侧、背的两侧、颏、喉、胸及腹皮黄色,各羽均具淡色轴纹;上体余部、翅上覆羽、次级飞羽灰色,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黑色,肩羽边缘白色。中央尾羽灰褐色,外侧尾羽暗褐色,白色的端斑,愈至外侧尾羽愈大。尾下覆羽白色。各种环境均可见。以昆虫和植物种实为食。虹膜白色;嘴基部石板蓝,尖端黄色;脚棕黄。常见于印度城镇、村庄及铁路沿线。群鸟共栖。分布于印度、中国云南耿马。偶见于云南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

丝光椋鸟

丝光椋鸟

(学名:Sturnussericeus;英文名:Silkystanling)俗名丝毛椋鸟。体长24厘米,呈灰色及黑白色,嘴红色,两翼及尾辉黑,飞行时初级飞羽的白斑明显,头具近白色丝状羽,上体余部灰色。虹膜黑色;嘴红色,嘴端黑色;脚暗橘黄。迁徙时成大群。分布于中国、越南、菲律宾。留鸟于中国华南及东南的大部地区包括台湾及海南岛,冬季分散至越南北部及菲律宾。于农田及果园并不罕见,高可至海拔800米。是我国特产鸟类,在海南属于候鸟,也有部分留鸟。丝光椋鸟常在农田和村落等人类居住的区域活动和觅食,一方面易受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等危害,另一方面也常被人为捕捉,作为笼养观赏鸟出售。丝光椋鸟无论是分布区域还是种群数量,都呈现明显减少。丝光椋鸟已被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列入世界受威胁鸟类名目。[1]

北椋鸟

北椋鸟

(学名:Sturnussturninus;英文名:Purple-backedStarling)“北椋鸟”是学名,释义为“北方来的鸟”。体长18厘米,背部深色。背部闪辉紫色;两翼闪辉绿黑色并具醒目的白色翼斑;头及胸灰色,颈背具黑色斑块;腹部白色。与紫背椋鸟的区别在颈背斑块黑色且颈侧无栗色。雌鸟上体烟灰,颈背具褐色点斑,两翼及尾黑。亚成鸟浅褐,下体具褐色斑驳。虹膜褐色;嘴近黑;脚绿色。北椋鸟都属于候鸟。繁殖于从外贝加尔至中国东北;冬季迁至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繁殖于中国东北及北方;越冬迁徙经中国东南至华南及西南并海南岛。一般罕见,高可至中等海拔。[3]

紫背椋鸟

紫背椋鸟(英文名:Chestnut-cheekedStarling)体长17厘米,背部深色。雄鸟头浅灰或皮黄,下体偏白,背闪辉深紫罗蓝色,两翼及尾黑色,具白色肩纹。与北椋鸟的区别在耳羽及颈侧栗色。雌鸟上体灰褐,下体偏白,两翼及尾黑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脚深绿。结小群生活,栖于开阔原野。在树上取食,取食于沿海开阔区域的地面。繁殖于日本的Kuril岛;冬季迁徙至菲律宾及婆罗洲。迁徙时不常见于中国东部沿海。越冬在台湾及兰屿岛。

灰背椋鸟

灰背椋鸟

(英文名:White-shoulderedStarling)体长19厘米,呈灰色。雄鸟与其他椋鸟的区别在整翼上覆羽及肩部白色,通体灰色,头顶及腹部偏白,飞羽黑,外侧尾羽羽端白色。雌鸟翼覆羽的白色较少。亚成鸟多褐色。虹膜蓝白;嘴灰色;脚灰色。吵嚷成群地在旷野及花园食无花果并取食于其他花期和结果期的树木。繁殖于中国南方及越南北部;冬季迁至东南亚、菲律宾及婆罗洲。繁殖于华南及东南、台湾。部分性候鸟,在台湾及海南岛有越冬群体。[4]

粉红椋鸟

粉红椋鸟(学名:Sturnusroseus;英文名:RosyStarling)体长22厘米,特异性粉色及黑色。繁殖雄鸟亮黑,背、胸及两胁粉红。雌鸟图纹相似但较黯淡。幼鸟上体皮黄,两翼及尾褐色,下体色浅,嘴黄色。虹膜黑色;嘴粉褐;脚粉褐。结大群生活于干旱的开阔地。追随家畜捕食被惊起的昆虫。分布于欧洲东部至亚洲中部及西部,越冬至印度;迷鸟至泰国。常见留鸟于中国西北的开阔地带,迁徙至甘肃及西藏西部。迷鸟有至上海及香港。

紫翅椋鸟

紫翅椋鸟(学名:Sturnusvulgaris;英文名:CommonStarling)全长约20厘米。头、喉及前颈部呈辉亮的铜绿色;背、肩、腰及尾上复羽为紫铜色,而且淡黄白色羽端,略似白斑;腹部为沾绿色的铜黑色,翅黑褐色,缀以褐色宽边。夏羽和冬羽稍有变化。野外观察,通体黑色,闪有紫铜色和暗绿色的金属光泽。栖息于荒漠绿洲的树丛中,多栖于村落附近的果园、耕地、或开阔多树的村庄内。数量多,平时结小群活动,迁徙时集大群。有时与粉红椋鸟混群活动,往往分成小群,聚集在耕地上啄食,每遇骚扰,即飞到附近的树上。喜栖息于树梢或较高的树枝上,在阳光下沐浴、理毛和鸣叫。杂食性,以黄地老虎、蝗虫、草地暝等农田害虫和尺蠖、柳毒蛾、红松叶蜂等森林害虫为食,但在秋季也聚集在果园中窃食果子或在稻田中啄食稻谷。4-6月繁殖,往往集群营巢,巢营在村内尾檐下,峭壁裂隙、塔内以及天然的树洞中。巢以稻草、树叶、草根、芦苇、羽毛等编成。每年繁殖一次,每产4-7枚卵,卵色变化很大,呈乳黄色、翠绿或纯浅绿蓝色。孵卵期12天,亲鸟每天育雏95-328次,且有时一次衔数条虫返巢育雏。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中国为新疆西北部夏候鸟,迁徙时可见,为台湾冬候鸟。

灰椋鸟

灰椋鸟(学名:Sturnuscineraceus)别名杜丽雀、高梁头、假画眉、竹雀、管连子等。体长约23-25厘米,通体主要为灰褐色,头部上黑而两侧白,尾部亦白色,嘴和脚为橙色。栖于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性喜成群,常在草甸、河谷、农田等潮湿地上觅食,休憩于电线和树枝上。以昆虫为食,如蚂蚁、蝗虫、金龟子,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在我国较为常见,种群数量丰富,由于其嗜吃昆虫,在抑制害虫发生,保护植物方面具有很大意义。已被一些省区列为地方重点保护鸟类。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等省的东北部和东南部,越冬或迁徙经过河南、河北等地。

斑椋鸟

斑椋鸟(AsianPiedStarling)体长24厘米,呈黑白色,头顶、头侧、翼斑、腰及腹部白色,喉、胸及上体余部黑色(亚成鸟褐色)。虹膜灰色;眼周裸露皮肤橘黄;嘴黄色,嘴基红色;脚黄色。结小群活动,栖于开阔地。食多在地面找食蚯蚓及其他小型动物。夜群栖。分布于印度、中国西南、东南亚、苏门答腊、爪哇及巴厘岛。地区性常见于耕作低地。亚种superciliaris为留鸟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floweri为云南西南部及南部的留鸟。

黑领椋鸟

黑领椋鸟(Sturnusnigricollis;Black-collaredstarling)全长28厘米。体重约160克。雄鸟上体黑色,具白色细鳞纹,具完整的黑色领环,整个头部白色,眼周黄色,下体白色。两翼黑色,具有白色的端斑。雌鸟似雄鸟,但黑色中多杂以褐色。生于低山丘陵的疏林、村落、农田、草地。在地上用嘴啄取昆虫、蚯蚓、浆果、植物种子。留鸟。常在村落附近的树林、草地、田野间集小群活动,筑巢于高大树木的树冠枝杈上。觅食蚯蚓、蝇蛆、甲虫和浆果。4-6月繁殖,每窝产卵4-5枚。雄鸟在繁殖鸣期间的鸣叫声欢快响亮。因善于鸣叫,有人将它作为观赏鸟饲养。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太平洋诸岛屿。中国为云南、广东、广西和福建南部稀见留鸟。

红嘴椋鸟

红嘴椋鸟(学名:Sturnusburmannicus;英文名:Vinous-breastedStarling)体长25厘米,近灰色,头近白,嘴红,过眼纹近黑,胸及腹部酒红色,两翼深灰,飞行时色初级飞羽基部的白斑明显。虹膜黄色;嘴红色,嘴基黑色;脚褐黄。喜开阔而干燥郊野、耕地及花园。结群进食,夜晚群栖。分布于缅甸及印度支那。罕见于云南极西南部。

家八哥

家八哥(commonmyna(English);Hirtenmaina(German);Indianmyna(English);Indianmynah(English);mynah(English))原产于印度,但如今已被引进到世界各地,主要是为了降低农作区害虫的族群数量,但由于它们要和其他种类竞争产卵的所在,又会杀害小鸟,破坏鸟蛋,以及驱逐小型哺乳动物,因此在引进的同时,也降低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灰背岸八哥

灰背岸八哥(学名:Acridotheresginginianus;英文名:BankMyna)体长25厘米,眼周裸露皮肤红色,头黑,嘴黄色。比家八哥灰色重。虹膜黄色;嘴黄色;脚黄色。分布于印度。仅有出逃鸟记录,尤其是在香港、广东。可能见于西藏东南部。

保护级别

椋鸟科大部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3]

物种文化

文学描述

刘白羽《樱花》:“有两只椋鸟,那样安闲自得地,在那儿轻轻地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