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小动物图片及名称大全,欢迎来到奇妙的动物世界,欢迎光临爱动物网!

欢迎小伙伴加入爱动物交流群:186478492  爱动物交流群

  • 蝰蛇知识
  • 蝰蛇百科
  • 蝰蛇资讯

  • 抱歉,该分类下还没有文章!

蝰蛇 @@@@

蝰蛇(poisonoussnkg;viper)毒蛇,生活在山林或草丛中,捕食鼠类、青蛙、小鸟等。

中文学名
蝰蛇
二名法
Viperarussellisiamensis
动物界
脊椎动物门
亚门
脊柱动物亚门
爬行纲
有鳞目
亚目
蛇亚目
蝰科
亚科
蝰蛇亚科
蝰蛇属
蝰蛇种
英文名
adder,viper

目录

简介

蝰蛇,kuíshé

[viper]蝰蛇科一种有毒蛇类,有时也指与之极近缘的响尾蛇科(Crotalidae)的蛇类

[学名]Viperarussellisiamensis

[分类地位]蛇目蝰科

蝰蛇科(Viperidae)约200种毒蛇的统称。分为两个类群(亚科),即蝰蛇亚科(Viperinae,东半球蝰蛇)和响尾蛇亚科(Crotalinae,颊窝蝰蛇)。某些权威人士认为,蝰蛇的这两个类群应是各自独立的科。蝰蛇的特徵是具有一对中空的注射毒液的牙齿,著生在上腭活动骨骼上(上腭骨),不用时可折回嘴内。具颊窝器的蝰蛇(响尾蛇及其他)特徵是︰在每侧鼻孔与眼之间有一热敏感小窝,用於探寻温血动物。

形态特征

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呈宽阔的三角形,(因为它的头部有巨大的毒腺)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蝰蛇的行走千姿百态,或直线行走或弯蜒曲折而前进,这是由蝰蛇的结构所决定的。蝰蛇全身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头与躯干之间为颈部,界限不很明显,躯干与尾部以泄殖肛孔为界。蝰蛇没有四肢,全身被鳞片遮盖,有保护肤体的作用。

蝰蛇的内部结构分为: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泄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染色体等十大部分。

蝰蛇之所以能爬行,是由于它有特殊的运动方式:一种是蜿蜒运动,所有的蝰蛇都能以这种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时,蝰蛇体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使弯曲处的后边施力于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蝰蛇体前进,如果把蝰蛇放在平滑的玻璃板上,那它就寸步难行,无法以这种方式爬行了。

第二种是履带式运动,蝰蛇没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后自由移动,肋骨与腹鳞之间有肋皮肌相连。当肋皮肌收缩时,肋骨便向前移动,这就带动宽大的腹鳞依次竖立,即稍稍翘起,翘起的腹鳞就像踩着地面那样,但这时只是腹鳞动而蝰蛇身没有动,接着肋皮肌放松,腹鳞的后缘就施力于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蝰蛇体推向前方,这种运动方式产生的效果是使蝰蛇身直线向前爬行,就像坦克那样。

第三种方式是伸缩运动,蝰蛇身前部抬起,尽力前伸,接触到支持的物体时,蝰蛇身后部即跟着缩向前去,然后再抬起身体前部向前伸,得到支持物,后部再缩向前去,这样交替伸缩,蝰蛇就能不断地向前爬行。在地面爬行比较缓慢的蝰蛇,如铅色水蝰蛇等,在受到惊动时,蝰蛇身会很快地连续伸缩,加快爬行的速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

生活习性

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一般在森林、草地、沙漠中活动。

蝰蛇恶蛇甚多,四五月青蝰…白蝰…三角之类,皆

毒之猛烈者。――《本草纲目》。

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并发出呼呼的出气声,身体不断彭缩,持续半小时之久。以鼠,鸟,蜥蜴为食,采用突袭方式,躯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离地再向前冲并咬住猎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咬伤人畜较多,是中国剧毒蛇类之一,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约为200毫克.属于卵胎生,7--8月份产仔,每次产仔十几条左右。蝰蛇类的产卵期一般在4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因品种而异。所产蝰蛇卵一般粘结成一个大的卵块,卵块中卵的数量为8~15枚不等。蝰蛇经常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一般以“守株待兔”方式捕食,但有时也主动出击。不要以为它的嘴巴小,实际上它能吞食相当于本身头部大8—10倍的食物。蝰蛇吃足食物后,感到疲倦,进入休息状态,此时极易被人捕捉。至于蝰蛇的觅食次数,因蝰蛇类品种和大小而异。一般夏令觅食活动盛期,特别是产卵繁殖期,一日一次或隔天一次。蝰蛇体稍大的,因觅食量较大,一般是3日至一周左右进食一次。

大部分蝰蛇均属于夜行性动物。蝰蛇也喜欢在太阳光下进行日光浴,时间一般为上午10—12时左右。行日光浴时,一般伏于地面草丛或缠绕或于树干上,也有半身裸露于洞口外、石头堆外面呈盘蜷状的,姿态变化多端。

分布

在中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国外见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等地。蝰蛇亚科(Viperinae,东半球蝰蛇)和响尾蛇亚

科(Crotalinae)。具颊窝器的蝰蛇(响尾蛇及其他)的特徵是︰在每侧鼻孔与眼之间有一热敏感小窝,用於探寻温血动物。蝰蛇体长小至Viperaursini的不足30公分(12吋),大至巨蝮(Lachesismuta)的3公尺(10呎)以上。捕食小型动物,捕猎方法是先咬伤猎物,再追踪。东半球的蝰蛇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特点是行动迟钝,身体粗壮,头宽大。许多种类为陆栖。树蝰属(Atheris)的身体细长,尾能缠住树枝,营树栖生活。而穴蝰属(Atractaspis)则为洞栖,眼细小。大多数种类卵胎生。响尾蛇亚科主要在西半球,从沙漠到雨林皆有。中、南美洲的洞蛇属(Bothrops)为陆栖或树栖种类。有些如噬鱼蛇是水栖种类。某些种类产卵;其他为卵胎生。

“这是最常见的毒蛇,尼泰罗伊附近28个街区内就发现了24到25条这样的蛇,这说明它们已经在整个城市泛滥。”---阿尼瓦尔·梅尔加雷霍生物学家。

分类学

1白头蝰亚科Azemiopinae
  1.1白头蝰属Azemiops
  2夜蝰亚科Causinae
  2.1夜蝰属Causus
  3蝮亚科Crotalinae
  3.1蝮蛇属Agkistrodon
  3.2跳蝮属Atropoides
  3.3睫角蝮属Bothriechis
  3.4森蝮属Bothriopsis
  3.5矛头蝮属Bothrops
  3.6红口蝮属Calloselasma
  3.7山蝮属Cerrophidion
  3.8响尾蛇属Crotalus
  3.9尖吻蝮属Deinagkistrodon
  3.10亚洲蝮属Gloydius
  3.11瘤鼻蝮属Hypnale
  3.12巨蝮属Lachesis
  3.13墨西哥角蝮属Ophryacus
  3.14烙铁头属Ovophis
  3.15猪鼻蝮属Porthidium
  3.16侏儒响尾蛇属Sistrurus
  3.17竹叶青属Trimeresurus
  3.18黑绿烙铁头蛇属Tropidolaemus
  4蝰蛇亚科Viperinae
  4.1树蝰属Atheris
  4.2膨蝰属Bitis
  4.3角蝰属Cerastes
  4.4锯鳞蝰属Echis
  4.5钝鼻蝰属Macrovipera
  4.6山蝰属Montatheris
  4.7泽蝮蛇属Proatheris
  4.8拟角蝰属Pseudocerastes
  4.9蝰属Vipera

[1]

蝰蛇科有28~34属220~250种,是管牙的毒蛇,毒牙巨大并可以折叠收回,为最进步的蛇类。蝰蛇科成员的体型多与其他蛇类明显不同,身体短粗,尾短而突然变细,头大而成三角形,有些种类头上还有可感受红外线的颊窝。蝰蛇科可分为无颊窝的蝰蛇亚科Viperinae、有颊窝的蝮蛇亚科Crotalinae和原始而神秘的白头蝰亚科Azemiopinae三个亚科,它们有时也被升级为单独的科。蝰蛇亚科约有12~13属70余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各地。蝰蛇亚科包括分布最北的毒蛇,其中极北蝰Viperaberus遍布欧亚大陆北部,也是见于英国的唯一毒蛇,最北可深入北极苔原地区。蝰蛇亚科包括一些毒牙最大的毒蛇,如非洲的加蓬咝蝰Bitisgabonica的毒牙可长达5厘米。加蓬咝蝰也是非洲最大和最著名的毒蛇之一,身体非常粗壮,与其近亲犀咝蝰Bitisnasicornis等同为花纹最复杂的蛇类。蝰科中最毒的蛇种是锯鳞蝰,分布较广,从北非、中东到南亚一带均有,中亚南部也偶而一见。

白头蝰亚科仅以白头蝰Azemiopsfea为代表。白头蝰是蝰蛇科最原始的成员,分布于缅甸和中国南方等地,非常罕见,目前人们对其所知甚少。蝰蛇科其它成员均属于蝮蛇亚科,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亚科,分布广泛,在除了澳大利亚以外的各个大陆都有分布,且在大多数地区都是主要的毒蛇。

蝮蛇亚科最著名的当属响尾蛇Crotalus,以尾部可以发出声音报警和可以感受红外线而闻名。响尾蛇主要分布于北美洲,但是有3种见于中南美洲。美国东南部的东部菱背响尾蛇Crotalusadamanteus体长超过2米,是北美洲最大最重的毒蛇。中南美洲的巨蝮Lachesismuta体型比东部菱背响尾蛇更大,体长近4米,是西半球最大的毒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蝮蛇和最重的毒蛇。在亚洲蝮蛇的种类很多,其中蝮蛇属Agkistrodon和烙铁头属Trimeresurus的成员是中国最常见的毒蛇,也是中国咬伤人的主要毒蛇。

消化食性

蝰蛇的消化系统非常厉害,有些在吞的同时就开始消化,还会把骨头吐出来的。还有,蝰蛇的消化还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来摩擦。毒蝰蛇的毒液实际上是蝰蛇的消化液,一些肉食性的蝰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较强,溶解了被咬动物的身体,所以表现出“毒性”,人的胆汁也属这种消化液。

蝰蛇的食欲较强,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后吞食。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遇到较大食物时,下颌缩短变宽,成为紧紧包住食物的薄膜。蝰蛇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吞食,吞食小鸟则从头顶开始,这样,鸟喙弯向鸟颈,不会刺伤蝰蛇的口腔或食管。蝰蛇头背的小鳞起棱,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色。吞食速度与食物大小有关,蝰蛇5~6分钟即可吞食小白鼠,较大的鸟则需要15~18分钟。Barton认为非洲岩蟒只有在确定捕获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时,才开始吞食。蝮蝰蛇亦有判断捕获物头、尾的能力。蝰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经过5~6天才能消化完毕,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后22~50小时。如果吃得多,消化时间还要长些。蝰蛇的消化速度与外界温度有关,到15℃时消化仍然很慢,消化过程长达6天左右,在25℃时,消化才加快进行。蝰蛇的牙齿是不能把食物咬碎的,蝰蛇的消化系统如咽部,以及相应的肌肉系统都有很大的扩张和收缩能力。

蝰蛇主要是用口来猎食。蝰蛇还可靠它们的毒牙来注射烈性毒液,使猎物被咬后立即中毒而死。蝰蛇在吞食时先将口张大,把动物的头部衔进口里,用牙齿卡住动物身体,然后凭借下颌骨作左右交互运动慢慢地吞下去。当其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时,同侧的牙齿钩着食物,便往咽部送进一步,继之另一侧下颌骨向后转动,同侧牙齿又把食物往咽部送进一步。这样,由于下颌骨的不断交互向后转动,

即使很大的食物,也能吞进去。蝰蛇喜欢偷食蛋类,有些是先以其身体压碎蛋壳后才进食。但也能把鸡蛋或其他更大的蛋整个吞下去。在吞食时先以身体后端或借其他障碍物顶住蛋体;然后尽量把口张大将整个蛋吞进去。

毒蛇

不少人容易将「蛇」跟「有毒」作联想,而产生恐惧,那全世界的毒蛇多吗?那台湾又如何呢?跟据统计,全世界的蛇类中有毒者约占20%(黄颔蛇类之毒蛇1%、眼镜蛇类10%及蝮蛇类9%),至于台湾陆栖的蛇种中,有毒者(含微毒之种类)约有15种(占32.6%),在比例上是较全世界之平均质高出一些,而有毒之蛇类,依据其毒牙的位置及型式,主分成三大类:

1)管牙类(Solendglyphs)、

2)前沟牙类(Proteroglyphs)、

3)后沟牙类(Opisthoglyphs);

但目前(在台湾)仅有管牙类及前沟牙类,被咬到时有致死之记录,简介如下:

⑴管牙类:其头呈三角形,背部通常呈褐色调并带深色斑块,所有蝮蛇科蛇类皆是属此;其毒牙长且大型呈中空的管状位于上颔前方两侧,平时藏于肉质鞘中,使用时才会往前伸出,除平常使用的一对毒牙外,其后方并常有1-2对备用牙,毒性多以出血性毒为主,倘若根据颊窝(Pit)的有无,我们又可将它们分成二亚科,即

A)响尾蛇亚科(具颊窝):包括百步蛇、龟壳花、青竹丝、菊池氏龟壳花、阿里山龟壳花皆属之;

B)蝮蛇亚科(不具颊窝):台湾仅产锁炼蛇这一种,颊窝是响尾蛇亚科特有的热感受器,藉此蛇类可察觉环境中细微温度差异,帮助它们捕食或避敌;至于锁炼蛇,尽管它不具有颊窝,但因其颜面神经末梢对于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它仍可透过类似的机制来捕食,在蝮蛇亚科中算是相当特殊的。

⑵前沟牙类:其头呈椭圆或圆形;外表常具较明显甚至鲜艳的纵行或环状斑有警示的功能,所有眼镜蛇科蛇类皆是属此,其仅具一对固定表面具凹沟的毒牙,位于上颔前方两侧,但不若管牙类那般大,毒性多以神经性毒为主,在台湾包括雨伞节、眼镜蛇、带纹赤蛇、环纹赤蛇以及所有的海蛇类皆属此。

蝰蛇

⑶后沟牙类:其毒牙仅较一般齿稍大且位于上颔后方,这类毒蛇毒性通常不若蝮蛇科或眼镜蛇科蛇类那般强,黄颔蛇科有部份成员具此类型毒牙,包括:水蛇、唐水蛇、茶斑蛇、大头蛇和台湾赤炼蛇皆是,虽然这类蛇中毒时通常仅会肿胀,无致死之虞,但对一些体质较敏感的人仍可能引起较严重之过敏症状;尽管后沟牙的毒蛇在台湾皆未有致死记录,但值得注意的是台湾赤炼蛇分布于在中国大陆及日本之亚种,在当地皆曾有咬死人之记录,在野外遇到它们时仍不可过度轻忽。

上述的毒蛇中,管牙类(蝮蛇类)的百步蛇、龟壳花、青竹丝、锁链蛇以及前沟牙类(眼镜蛇科)的眼镜蛇和雨伞节,因为较常有被咬中毒之病例传出,被称作台湾的六大毒蛇;另外因为锁链蛇仅于南部高屏及东部花东一带有记录,数量少且不易见到也有人不算它,而将其余的五种称台湾的「五大毒蛇」。虽然毒蛇并不会无故主动攻击人,但当我们不小心在近距离惊扰到他们时,他们仍会基于自卫咬人,故我们应仍要相当的小心,到蛇类可能出现之地点从事户外活动时着长袖长裤,并且穿高统的球鞋或登山鞋等,绝不可穿拖鞋或凉鞋,以免不小心踏到毒蛇时有被咬之虞。

蛇伤措施

蝰蛇咬伤的局部常规处理,是指被蝰蛇咬伤后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采取紧急措施,包括早期结扎、扩创排毒,烧灼、针刺、火罐排毒,封闭疗法及局部用药等。 局部常规处理应在蝰蛇伤现场进行,处理越快,效果越好。病人被蝰蛇咬伤后立即用火柴头5-7枝烧灼伤口,以破坏局部的蛇毒;也可用针刺或拔火罐的方法,除去伤口或周围的毒液,但对于血循毒蝰蛇伤患者,不宜针刺或拔火罐,以免伤口流血不止。为延缓伤口蝰蛇毒的吸收,于近心端3-5厘米处用带子扎紧,其结扎松紧程度以能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但不妨碍动脉血流为宜,以后每隔15-2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循环障碍过久而坏死,待急救处理结束后(不能超过2小时),结扎应立即解除。

在蝰蛇咬伤后1-2小时内,伤口处作十字切口,长2-3厘米,深达真皮以下,如无重要神经血管通过, 可深达2-3cm。伤口若有毒牙遗留,应取出,反复冲洗伤口后,伤肢搁下垂位,周围置冰袋,以减少蝰蛇毒的吸收。应注意,血循蝰蛇咬伤者不宜作扩创排毒,以免伤口流血不止,常规应用破伤风抗毒素 (TAT)。

在蝰蛇咬伤后0.5-1小时内,有条件者,及早作局部环封,用相应的血清2ml或用胰蛋白酶2000U,或10-15%依地酸二钠4ml,分别与0.25-0.5% 普鲁卡因溶液5-20ml 、地塞米松5mg配伍,于牙痕中心及周围注射达肌肉层,或在结扎的上方作环行封闭,这对减轻症状甚有益处。肿胀的肢体,可外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如用双柏散(侧柏叶、大黄、黄柏、薄荷、泽之)加水蜜热敷,效果很好。局部出现坏死、溃疡者,则按中、西医(或中西医结合)外科处理。

蝰蛇咬人后会致人死亡,如无蝰蛇血清,被咬者会出现溶血症状,多脏器受损,最后多器官衰竭死亡。所以,一定要注射蝰蛇血清,这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蝮蛇血清无效)。蝰蛇在福建、广东、泰国等,不栖息在江苏等江南及大江以北地区,但由于也有人将蝰蛇带入,也会造成咬伤人因无蝰蛇血清治疗而致死病例,

民间说法

汉族民间有“蝰蛇脱皮”的说法,认为只要看见蝰蛇脱皮,是不吉利的征兆。民谚说:“见到蝰蛇脱皮,不死脱层皮。”尤其是在春季更为大忌。在青海地区,若家中发现蝰蛇,最忌杀死。认为若杀死蝰蛇或蝰蛇没有被打死,蝰蛇就会采取报复行动,于家门不利。所以若在家中发现蝰蛇,就将其捉入罐中或挑在长杆上,然后送到山谷中,并求其躲进山洞,别再回到人家中。

福建闽南一琏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适宜蝰蛇繁衍生息。若在家中发现蝰蛇,是不能打死的,人们认为蝰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进了谁家,就预示谁家居信平安。要是在路边发现几条蝰蛇盘在一起,就要赶揪掉身上的某一颗纽扣丢去表示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有看见。据说这是蝰蛇交配,观者为大逆不道。

农历三月五日为惊蛰节,贵州一带民俗忌雷鸣声,否则当年会蝰蛇虫成灾。民谚云:“惊蛰有雷鸣,虫蝰蛇多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