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小动物图片及名称大全,欢迎来到奇妙的动物世界,欢迎光临爱动物网!

欢迎小伙伴加入爱动物交流群:186478492  爱动物交流群

关于猫爪子的小秘密知识

作者:佚名 2019-03-11 浏览: 12,111 评论:0

摘要: 近日星巴克推出了樱花系列星杯,其中一款“猫爪杯”更是受到热捧,一度登上热搜。这款杯具内外两层玻璃,外部以樱花为点缀,内部以爪状物为容器,并附赠一个镶有小猫的杯垫。“猫爪杯”有多火?有人熬夜排队,甚至大打出手,连外国媒体都争相报道。 猫爪杯(图片来自网络) “...

近日星巴克推出了樱花系列星杯,其中一款“猫爪杯”更是受到热捧,一度登上热搜。这款杯具内外两层玻璃,外部以樱花为点缀,内部以爪状物为容器,并附赠一个镶有小猫的杯垫。“猫爪杯”有多火?有人熬夜排队,甚至大打出手,连外国媒体都争相报道。

猫爪杯(图片来自网络)

猫爪杯(图片来自网络)

“猫爪杯”为何这么多人抢?还不是喵星人惹的祸,小猫爪一伸,谁不会被萌到!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猫爪的小秘密。

1.黑夜忍者的小肉垫

无论是家里养的小猫咪还是自然界的大猫咪,它们走起路都悄无声息,仿佛是脚上装了消音器的忍者一般。千万不要以为猫科动物真的会什么忍术。和人类不同,大部分猫科和犬科动物都是用脚趾走路的,而且用的是前肢或后肢趾的末端两节脚趾着地——它们也被称为趾行动物——这样的走路方式便于伏击猎物或者躲避敌人的追击【1】。

此外,作为天生的跳跃者,猫咪从高处跃下时总是悄无声息,稳稳着陆,这有赖于爪子上的肉垫,不仅能吸收声音,还能减缓猫咪从高处落下时的冲击,防止摔伤。

2.自带神秘探测器

喵星人爪子上厚实的肉垫可不是为了卖萌,里面布满了十分敏感的神经感受器。通过地面上细微的震动,评估附近猎物的活跃度和距离,是猫科动物自带的猎物探测器。

这探测器虽然好用,却也会让猫咪付出一定的代价,因为肉垫对温度、压力和疼痛异常敏感,随时可能会被高温或结冰的街面和粗糙的表面严重损坏。

3.杀机藏在肉垫里

肉垫里还藏着猫科动物的大杀器——利爪。为了保持爪的锋利,防止爪过长影响行走或刺伤肉垫,猫经常需要磨爪。

不像人类的指甲是从指尖的肉里生长的,猫的指甲是从骨头长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去爪术令人深恶痛绝。实际上,去爪去掉的是猫咪的骨头,相当于截掉了人类的第一节手指。

 拔掉猫的爪子相当于切掉人的手指(图片来自网络)

拔掉猫的爪子相当于切掉人的手指(图片来自网络)

猫咪的爪子可以灵活收缩,便于其在奔跑、攀爬和捕猎模式间灵巧转换,捕猎时可将猎物开膛破肚,逃命时可轻松上树避难。

很多铲屎官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不小心触碰到猫的肉垫,它就会迅速伸出利爪,做出一副要攻击你的架势。不用担心,这其实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转换。

然而在猫科动物里有一位的利爪自成一格,那就是猎豹。作为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哺乳动物,猎豹的爪子并不能收缩到肉垫里,而是一直裸露在外。猎豹奔跑时,指甲可以插入地面,脚底肉垫上的茧子,可以牢牢抓住地面。肉垫加上无法收缩的利爪为猎豹打造出一双天然跑鞋,让它能在速度上立于不败之地【2】。

猎豹的爪子无法收缩回肉垫(图片来源:fineartamerica.com)

猎豹的爪子无法收缩回肉垫(图片来源:fineartamerica.com)

4.气味密码看不到

猫咪的小肉垫里,还藏有气味腺体。腺体会释放一种特殊信息素的混合物,这种信息素对每一只猫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人类的指纹一样。猫走路时,这些气味会随着肉垫与地面的接触,随汗液一起留下。人类的鼻子无法分辨这些气味,但对于其它猫来说,这里暗藏着大量的信息,有表达强烈爱意的,有发出领地声明的,有宣布以某猫为敌的,还有发出群猫聚会邀请的,其它猫可以通过这些气味解读信息,并再次通过气味进行回答,或者传递某些更为隐秘的消息,比如统治地球之类的【3】。

5.五颜六色的肉垫

星巴克的猫爪杯不但外形独特,粉红的色泽更是博得了不少买家的少女心。不过,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猫都拥有粉色款小肉垫。大部分猫的肉垫颜色与它们的皮毛相匹配:白猫通常有粉红色的爪垫,披着灰色皮毛的猫通常有灰色的爪垫。组成皮毛的色素和皮肤的颜色是一样的,当你把猫的毛剃光,会发现猫的皮肤上也具有和猫毛发几乎完全一致的花纹,比如虎斑猫的皮也往往是带有虎斑条纹的。所以,在多毛色猫咪的身上你会看到更有趣的颜色组合,甚至会有一枚五颜六色的猫爪肉垫。

猫爪子上的粉色小肉垫(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猫爪子上的粉色小肉垫(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总而言之,猫的小肉垫比猫爪杯更具实用性,买不到猫爪杯就养只猫吧,更多奇妙之处等你探寻。

参考文献

【1】田耘. 趾行动物和掌行动物及其他[J]. 大自然探索, 2012(8):1-1.

【2】孙忻, 王丽. 非凡的猎豹[J]. 百科知识, 2002(6):38-39.

【3】有关猫的趣味问答[J]. 大自然探索, 2015(3):7-7.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