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小动物图片及名称大全,欢迎来到奇妙的动物世界,欢迎光临爱动物网!

欢迎小伙伴加入爱动物交流群:186478492  爱动物交流群

灭绝的小笠原杂色林鸽和濒危的红头黑林鸽吃什么?

作者:佚名 2018-12-03 浏览: 6,451 评论:0

摘要: 1828年春天,俄国勘探船“赛纳维宁号”抵达了日本南部的小笠原群岛。这处群岛距离亚洲大陆和日本四大岛都很遥远,当时无人定居。千万年间,这里的生物按照独特的进化路径生息繁衍。整个群岛犹如一座生物进化的博物馆。 乘坐“赛纳维宁号”而来的德国博物学家基特利茨(Kit...

1828年春天,俄国勘探船“赛纳维宁号”抵达了日本南部的小笠原群岛。这处群岛距离亚洲大陆和日本四大岛都很遥远,当时无人定居。千万年间,这里的生物按照独特的进化路径生息繁衍。整个群岛犹如一座生物进化的博物馆。

乘坐“赛纳维宁号”而来的德国博物学家基特利茨(Kittlitz),在小笠原群岛的“父岛”及其周边地区展开了科学考察。他不仅采集了各类生物标本,还留下了许多自然笔记和手绘图稿。基于这些资料,1832年,基特利茨为当地一种特有的鸽子进行了科学命名。他将这种体型比家鸽大出许多,羽毛有绿紫色金属光泽的鸽子命名为“Columba versicolor”,中文通常称之为“小笠原杂色林鸽”。

1832年基特利茨手绘的小笠原杂色林鸽 来源:Wikipedia

1832年基特利茨手绘的小笠原杂色林鸽 来源:Wikipedia

实际上,基特利茨来到小笠原群岛时,这里生活着两种独特的鸽子。一种是上文所述的小笠原杂色林鸽(简称杂色林鸽),另一种名叫“红头黑林鸽”,它是东亚地区的“黑林鸽”在小笠原形成的特有亚种。这两种鸽子在狭小的群岛内共处了千百年。到了近代,它们的命运都十分坎坷。

被命名仅半个多世纪,杂色林鸽走向了灭绝。1889年秋天,瑞典标本采集人赫尔斯特(Holst)在父岛北方的“媒岛”采集了1件杂色林鸽标本。这是这种鸟存活的最后记录。再来看红头黑林鸽,根据2006年日本环境省的统计数据,红头黑林鸽的种群数量仅剩40只左右,也已经走到了消失的边缘。

濒危亚种红头黑林鸽 来源:tokyo-zoo

濒危亚种红头黑林鸽 来源:tokyo-zoo

为了总结物种灭绝的教训,更为了挽救濒危的鸟类,日本科研人员从多方向入手,对这两种鸽子进行了研究。有假说认为,这两种鸽子在“食性”方面可能存在共生关系。杂色林鸽灭绝之后,共生关系遭到破坏,才导致红头黑林鸽也逐渐消失。

从“食性”入手研究鸟类,看起来是个不错的切入点,但实际操作却困难重重。想搞清楚一种鸟到底吃什么,往往要开展大量的观察和解剖工作。譬如20世纪中期,中国的鸟类学家们为了调查麻雀的食性,收集、解剖了近千件麻雀标本,这才得出了科学的结论,为这种小鸟摘掉了“害鸟”的帽子。这样的研究工作对于我们身边的常见鸟类尚属不易,更不用说像杂色林鸽这样的灭绝鸟类了。

小笠原杂色林鸽的标本,现藏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来源:arkive

小笠原杂色林鸽的标本,现藏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来源:arkive

如今,已知存世的杂色林鸽标本仅有3件,并且均不在日本国内。这使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举步维艰。不过,科研人员多少都带着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倔强脾气。他们一方面在小笠原群岛实地调查,研究杂色林鸽可能取食的植物,另一方面查阅了大量古今文献,尤其是19世纪博物学家的科考笔记。杂色林鸽的神秘“食谱”逐渐浮出水面。

1859年,博物学家基特利茨在他的航海回忆录中写道:“我在当地(小笠原)记录过一种特别大的鸽子。那种鸽子尤其喜欢吃Fächerpalme的小型球果。”

回忆录中直接写出了这种大鸽子的学名,所指的就是小笠原杂色林鸽。而从存世的标本来看,杂色林鸽的体型(体长45厘米)确实比红头黑林鸽(体长43厘米)更大。这段关于食性的记录可信度很高。不过,记录中的Fächerpalme到底是指什么呢?

Fächerpalme显然是一种当地的植物,但是基特利茨并不认识它。他依据植物的外形,初步推测这是一种“贝叶棕属”的植物。在1884年的手绘图稿中,他为其标注了“Corypha japonica”的学名,并在旁边打了个问号。学名中的“Corypha”即是“贝叶棕属”的意思。

但是,基特利茨对于这种植物的分类是不正确的。日本学者顺着Fächerpalme这条线索继续探求,他们结合小笠原群岛当地的植物分布情况,再对照1884年图版中植物的特点,最后总结发现,Fächerpalme实际是“蒲葵属”的植物,它是东亚地区的“蒲葵”在小笠原形成的特有亚种。这种植物至今都在小笠原群岛广泛分布,当地人会用它的叶子做蒲扇。

蒲葵小笠原亚种 来源:名古屋市立東山植物園官网

蒲葵小笠原亚种 来源:名古屋市立東山植物園官网

如此一来,基特利茨航海回忆录中的文字得到了新的解读:“小笠原杂色林鸽很喜欢吃当地蒲葵的球果。”关于“球果”,基特利茨在1844年的笔记中也有进一步的描述:“大鸽子把当地蒲葵坚硬的果实当作食物。”——这段看似平常的记录却让科研人员们大为吃惊。

与小笠原地区的其他树木相比,蒲葵的果实是“加大号”的。椭圆形的果实直径可超过1.7厘米,比普通的玻璃弹珠还大,而且外层柔软的部分非常薄,里面的种子十分坚硬。依据基特利茨的记录,杂色林鸽确实是“软硬通吃”的。

在如今的小笠原群岛上,再没有任何一种鸟类以如此大的果实为食。濒危的红头黑林鸽虽然体长也在40厘米以上,但它们只食用较小的果实和种子。

蒲葵的果实和种子。黑白图左侧的是剥去果皮的坚硬种子,右侧为新鲜的果实。该图左下角正圆形的是10日元的硬币,直径约2.3厘米。来源:参考文献中论文配图

蒲葵的果实和种子。黑白图左侧的是剥去果皮的坚硬种子,右侧为新鲜的果实。该图左下角正圆形的是10日元的硬币,直径约2.3厘米。来源:参考文献中论文配图

科研人员据此推断,杂色林鸽、红头黑林鸽的食性差异,是它们能在小笠原群岛上常年共处的原因之一。这两种鸽子可能都会吃“小号”的果实,但杂色林鸽能够“独占”加大号的蒲葵果实,这使二者之间的竞争大大降低。

如果上述理论成立,小笠原群岛上生长有茂盛的蒲葵林,森林底层散落果实、种子理应是杂色林鸽“唾手可得”的美食。那它们又是因何而灭绝的呢?目前一般认为,杂色林鸽的灭绝原因是森林的砍伐、猫和老鼠等外来物种的引入,以及人为捕捉。这个灭绝之谜的确切答案,还有待后世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鈴木惟司.滅絶固有種オガサワラカラスバトはオガサワラビロウの実を食べていた?[J].小笠原研究年報,2007(30):47-51.

[2] 环境省.世界遺産一覧表記載推薦書(素案)——小笠原諸島2009.5[R/OL]http://ogasawara-info.jp/pdf/chiiki9/09_shiryou2.pdf.访问时间2018-11-14.

来源